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解码三国英雄 » 第二节 张昭之于孔明

第二节 张昭之于孔明

(2/4)解码三国英雄 / 不言语

大臣,张昭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概括起来,张昭之于孙权的辅政,张昭只想议政,参政,不想主政。具体来讲,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将相和。将相和是说他和周瑜的职责明确,各自管理分内的事,对于军事上的大事,他积极议政,参政,但不求主政。如赤壁之战,他积极发表自己主和的意见,与周瑜主战的政见水火不容。但张昭表现的是仅仅是议政,参政的兴趣,尽谋臣的职责,发挥作为谋臣的作用,但不干扰孙权的决策。尽管与周瑜这位辅政大臣政见水火不容,但不影响彼此之间尽力辅佐孙权这一大计方针。第二个方面,是真心实意的拥护主帅,还是以赤壁之战为例。一旦孙权支持周瑜主战的政见,张昭就放弃了主和的政见,真心实意地拥护孙权的统治地位。在很多问题上,张昭与孙权的政见相左,张昭还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绝不变心易虑。

而孔明之于刘禅的辅政,与上相反。孔明之于刘禅的辅政是越俎代庖,概括讲,孔明之于刘禅的辅政是无意议政,参政,只想。具体来讲,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将相不和。将相不和是指孔明与李严这两位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本来,李严被刘备钦定了的主管军事的辅政大臣,孔明却玩弄权术,剥夺了李严的军事大权,将其贬为平民。这表面看来是孔明的胜利,是蜀国的胜利,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实际上是孔明的悲哀,是蜀国的悲哀,是阴谋战胜了愚昧。如果孔明能理解刘备的决策,能相信李严,妥善处理与李严关系,正确发挥其正当作用,蜀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从这一点来看,孔明不及张昭。张昭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与周瑜的关系。孔明没有做到,不管是能力造成的,还是品质造成的,抑或其他原因,终因是孔明没有尊重刘备的决策。从这点来看,其忠诚就要打折扣。第二个方面,孔明对刘禅的态度。不是恪尽职守的辅佐,而是大小事“咸决于亮”的越俎代庖了。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无需赘言。

三、真心实意与玩弄权术

这一点是想告诉大家,张昭之于孙权的辅政是真心实意的。而孔明之于刘禅的辅政,只不过是玩弄权术。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作比较。

张昭真心实意地辅政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小事不马虎。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孙权也有常人共有的毛病,就是爱玩,喜欢刺激。这表现在狩猎上,对此《三国志.张昭传》记载了两件小事。孙权出外狩猎,常骑马射老虎,有一次猛虎扑上来攀住孙权的马鞍。张昭走上前严肃的说,将军怎能这样呢?所谓君主是说他应该善于驾驭英雄,统率豪杰,哪里需要他原野上奔驰,与猛兽比试勇气呢?如果万一被猛兽所伤,岂不是被天下人所耻笑!对此,孙权对张昭道歉,说自己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全,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后来,孙权还是我行我素,只是对此作了周全的考虑,让工匠制作了有方孔的射虎车,车厢上不加盖,让一人驾车,他站在车厢中射猎老虎。就是这样,也不时有惊走的野兽,常常往车上扑。孙权常徒手去搏击,以此为乐。张昭还是一如既往地上前严词劝阻。

第二件事,作为少年英雄,也爱好喝酒,特别是遇到喜事时,总是和百官一起喝酒庆祝。对此,张昭也是不愉快!《三国志.张昭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权在武昌时,曾登临钓台喝得大醉,他叫人往群臣身上洒水,对他们说,今日痛饮,只有醉倒在台上,才能作罢。张昭对此神色严峻,走到外面坐到车里,孙权派人把张昭叫回,并说,大家一起饮酒作乐,您发什么火啊!张昭回答说,当年纣王用酒槽堆成山丘,把酒灌满水池,通宵狂饮,当时也以为是作乐,而不知道是作恶啊!对此,孙权沉默不语,面带愧色,停止了饮酒。

以上,虽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事,但张昭从辅政大臣的角色去思考问题,做到小事不马虎。从真心实意的角度爱护孙权,做到爱护与关心,严厉教育,耐心引导,使“虑事不远”的少年孙权得以受到警觉,而逐渐成熟。

第二、大事不含糊

张昭大事面前不含糊,我们举两件事作说明。

一是赤壁之战,在曹魏八十万大军压境下,东吴人心惶惶。在这种大背景下,军人主战,文人主和,张昭作为谋臣自然主和,结果证明张昭错了,这件事熟悉的人很多。

二是公孙渊向吴国称臣,孙权准备派遣张弥、许晏去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对此持反对态度,结果证明张昭是对的。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在这件事上,张昭与孙权的态度水火不容,双方针锋相对,僵持不下。孙权不能忍受,手按刀把怒气冲冲地说,吴国的臣民进宫向我行礼,出宫便向你行礼。我对你的尊敬,已达到极点了,而你多次让我下不了台,我常怕自己会忍不住杀了你。张昭凝视孙权很久后,说,虽然知道我的话您不会接受,但总是竭尽忠诚进谏,是因为太后临终前把老臣叫到卧榻之旁,临终嘱咐我的话总在我心中牢记。说罢,放声大哭。孙权把刀扔在地上,和张昭一起相对而哭。然后最终孙权还是按自己的主张派遣张弥、许晏出使辽国。张昭因此很生气,称病不上朝,孙权也很生气,派人用土堵塞了张昭的府门。张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