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绝恋 中

(3/4)一个故事说给你听 / 麦迪尔

。按照村里规定,每个年满十四岁的男的都要轮流到上溪岸边守卫,麦迪尔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迫于村里的种种压力,轮到自己时也拿起把西瓜刀跟几个村里的男人到上溪岸上来。

10

上溪并不大,最大宽度不到10米,最窄处也就五米左右,两岸都扎起了营帐一样的帐篷。麦迪尔这边共五个男人,麦迪尔和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各自手里拿把半米长的西瓜刀,另外两个年龄梢长的各自拿把火铳,这些火铳可是村里的宝贝,当年它们可都打过老蒋的部队,全村就五把,还有三把以前打过日本鬼子,现在都放在祠堂里,不到万不得已是坚决不能拿出来的,一旦拿出来就得有人丧命。还有一个年龄三十来岁粗粗壮壮的是阿龙,也是这个保卫水源小分队的领队,长得虎背熊腰、五大三粗,阿龙是他的小名,传说他父母早逝,还没来得及给他取名就双双走了,小小的他全靠村里人救济才活下来,从小吃百家饭把他养得肥肥壮壮,他对村民们也是心存感激,哪家需要做些什么体力活也尽心尽力去帮忙,大家过年过节也要给他带些好玩好吃的。但是从小就缺少管教的他在外面却野得很,在小学时,凡有人欺负本村的孩子,他就会狠狠地把对方揍一顿,小学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在家晃悠了半年后去了少林寺,几年前突然就回来了,人变得更加粗壮,据说在少林寺学了一身本领,还带回来一把关公弯月刀。然而麦迪尔就不信,首先他头上连个戒疤都没有,更何况少林用的是少林棍,哪有和尚耍把关公弯月刀?回村之后他一直对村里人很好,村里谁有困难他也热心帮助,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工作,每个月他都有一半时间不在村里,在村里的时间也无所事事,到各家串门,帮这家担担水,帮那家搬搬柴。这两年他也建起了楼房,关于他的工作的传闻就传开了,有的说他在外面帮别人讨债,讨到了拿提成,也有说他在外面表演功夫,赚出场费,更有甚者说他在外面做杀手,做断子绝孙的活计,所以到了三十岁也没敢讨媳妇。这些都是传闻罢了,谁也不知道他做什么工作,在村民们看来,只要他对大家好这一点没有变,无论他在外面做什么事情,回到村里依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进入农忙时节以来,村里为争水源需要人力时,他就一直留在村里为大家出力,一连两个月没有再出去“工作”,有他在,村民们就感到一种安全感,仿佛他一个人就能抵挡住整个西上村的进攻。

此刻麦迪尔为自己可以跟阿龙一个小分队而感到庆幸,虽然自己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真的会功夫,但是就凭他手中的一把关公弯月刀就让人感到安心,麦迪尔连那把刀都搬不起来,更别说耍起来了。从早上到中午,两岸虽然偶有口角,但是没有行动上的冲突,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大地,麦迪尔看着这样的太阳似乎听到了大地因为干旱而皲裂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低沉却震耳欲聋,让听者痛苦闻者绝望。麦迪尔常常怀疑这样炎热的阳光可以把整条上溪给蒸发掉,由于天气实在太热,两边的人都躲到了帐篷里面。

太阳渐渐西斜,阳光也不那么热了,两边的人们从帐篷里走出来,互相骂了几句。等太阳完全下山就可以换班了,麦迪尔为一天无事感到满意,毕竟自己并不想参与任何械斗。

11

红彤彤的太阳已经贴近西边的山顶,霞光照在上溪发出粼粼波光,溪流变得更小了,细小的溪流到了这里变成两条更小的水流流向两边的出水口,这样的水流能流到哪一寸土地呢?对于这片极度干涸的土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对岸又来了五个人,看来他们是要换班了,麦迪尔也渴望快点换班回家。对岸一个新来的看起来是领队的中年男子来到出水口的地方看了看,又回头看看身后一片干涸的土地,眉头皱成一团,拿了把锹把自己那边出水口改大了一点,他的这个举动立马引起了麦迪尔这边的警觉。

阿龙把关公弯月刀往地上一插,瞬间激起许多尘土,他的声音低沉而令人毛骨悚然,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那边的领队说道:“刚刚我们这边的水流比你们那儿小多了,改成这样才公平。”

阿龙核桃般睁大的双眼紧紧盯着对方说:“我看你是故意找茬,先问问我的大刀。”顺势举起大刀指向对岸,同时两个手拿火铳的同伴也把枪口对准对岸,麦迪尔和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吓得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在一旁举起西瓜刀双腿却在发抖。

对岸也摆出了阵势,而且他们因为刚好换班,加起来有十个人。

阿龙双腿一弹腾空而起,之后重重地踏在上溪泥泞的河床上,一边踏着泥浆向前冲,一边向身后的同伴喊:“迪尔回去叫人,其他人跟我上。”对岸的人也举刀提枪地往这边冲来,麦迪尔听到喊声赶紧往村里跑。

麦迪尔疯了般狼狈地跑回村里,一进村口就不断大喊:“打起来了!”

村民听说打起来了,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拿起农具当做武器就往上溪跑,麦迪尔到每家每户通知一遍之后也跟着往上溪跑去。

当麦迪尔跑到上溪的时候两岸已经围了许多人,上溪浑浊的水流变成了红色,混合着泥浆,粘稠得让人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两边都有人受伤了。上溪里只有阿龙一个人还站在泥浆中,手提关公弯月刀,手上和胸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