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铁色岁月 » 第三十八章 奠边行 二

第三十八章 奠边行 二

(1/2)铁色岁月 / 啸笑


随着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不断升级,越南南方的游击队也发展为正规军,整团整营的运动战得以发展,消耗很大,急需大批物资及重型装备。单靠西哈努克港的转运,已无法供其所需。胡志明小道急需扩展。

一九六五年十多万中国援越部队抵达越南北方。使北方能抽调大批部队和青壮年有组织地开赴老挝和越南南方。胡志明小道得以拓宽。这条小道也成了后来大部队运动作战的重要路线。这使得南越伪政权和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感到极大地焦虑不安。威斯特摩兰多次召集助们研究对策。一九六四年春组建了研究和观察大队。对胡志明小道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后来发展成拥有美军2500人,南越雇佣兵7000人的一支队伍。执行空降和各种专业的特殊作战任务。一九六五年又组成了“草原野火”巡逻队,收集情报,确定轰炸目标。调查补给运输情况。设置地雷和传感器,袭击越方指挥部,破坏粮库和弹药库。还有飞投放的“标号36破坏器”,只要触动它或靠近它就会爆炸。为了把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美国空军在其上空施行人工降雨。他们是化学、电子武器、瞬发弹、定时弹、子母钢珠弹,毒蛇,无不用其极。”

方连长说:“是啊,**说,凡是越南南方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周总理曾多次强调,要把援助越南南方的问题,看作我国援外工作中的头等重要事情。他要求有关部门运往越南南方的武器装备,要便于运输,便于携带,便于使用,便于隐蔽。并针对越南人身材体力提出,弹药每箱不得越过25公斤,大米每袋50公斤。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部队,身上穿的、携带的、基本都是由中国提供的。**还考虑到夏日蚊虫叮咬问题,特地嘱咐有关部门,一定要为越南战士配备蚊帐。给他们制作的压缩干粮要分量轻、营养好。”

黄翻译接着说:“美国自‘雷鸣行动’以来,轰炸逐步升级,b-52重型轰炸地毯式轰炸的地域大都在这一带。炸弹和化学落叶剂把沿途的树木烧得光秃秃,残存的树木,从上一次空袭一直燃烧到下一次空袭。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炸弹,要填平弹坑就必须先排除钻进下面的定时炸弹;要排除定时炸弹和磁性炸弹就必须先扫除触发地雷。在空军的帮助下,他们建立了一项更大的‘雏菊切割者计划’,由于混合了一切爆炸物,又把它叫做“乳酪酵母”。贾森小组还发明了一种超声武器——“白色圆顶建筑”,是一种遥控作战系统,通过地面传感器,不断监控作战区,把传感信号不断传递给远方的计算中继飞行器,输出信号,通过坐标,立即使飞行器进行轰炸。由于增加了对移动目标的昼夜警戒,配备有红外望远镜的直升飞能把月光和星光放大50000倍,在电视监视器上追踪目标。”

方连长说:“美帝国主义越穷凶极恶,失败得也就越惨。轰炸越升级,胡志明小道就越畅通无阻,不管他们使出什么样的毒招,都将被越中人民的抗美决心所粉碎!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他们忘记了越南人民的背后还站着中、苏两个大国。仅仅为了保证胡志明小道的畅通无阻,他们就组织了一支30多万的群众组成的劳动大军。在我们国内一听说是援越物资,所有部门全都大开绿灯,就连红卫兵造反派也都积极保护。不但确保七亿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的支援,而且苏联的一切援越物资也确保安全及时转运,丝毫无损。”方连长把中网兜换了一下,接着说:“一切反动派和侵略者大都不相信人的因素,不理解民众的力量。他们的军事家只研究克劳塞维茨,研究安东亨利、约米尼,研究拿破仑。可是对的军事思想却知之甚少,对人民战争——越南叫民众战争——等于无知,因此他们无法解开胡志明小道之谜。”

他俩越谈兴越浓,谁也没注意到前边的情况。还是刘四喜眼尖,忽然指着前面说:“你们看,那里在干什么?”二人举目看时,只见离寨子往西不远处,有几片稻田,稻田里有几个越南老乡在指划脚,叽哩哇喇地不知在说什么?

黄翻译侧耳细听,只听到几句越语说:“假的!全是假的!”

“什么假的?”方连长问。

“不知道。快过去看看,可别是定时炸弹呀?”黄翻译不无故虑地说。

三个人快步走过去,及至近前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来几个越南老乡正围着一捆斩新的越币在议论。稻田里东一片,西一片地散落得满地皆是。细看时都是印有胡志明主席头像的百盾越钞(一越盾折合人民币0.679元)。

他们正在疑惑间,一个村干部模样的人看到他们,马上捡起一沓百元大钞走过来,用越语说:“假的!这是假的!”

方连长看看现场马上明白了,这肯定是美帝国主义不甘心战场上的失败,又出损招,妄想破坏北越的金融市场,制造经济混乱。他心里说,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他马上让翻译给那位干部模样的老乡讲,把所有的人都招呼过来。让翻译给大家讲明原因,揭穿敌人的阴谋。然后和大家一起包围现场,开始拉网式搜寻,把一张张满地皆是的伪钞捡起来。方连长让翻译对那位干部说:“应该报告乡政府,把全乡的老乡召集来,进行现场教育,当场焚毁。以彻底粉碎敌人的罪恶企图。”那位干部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马上行动。

他们三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