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骑兵长剑 » 第一零章 一二五七年,一月,十九日

第一零章 一二五七年,一月,十九日

(1/2)骑兵长剑 / 重装手枪骑兵


整整一百维吉亚国王的禁卫军----日瓦丁卫队的士兵从树林中杀出,他们身着厚重的鳞片甲、扛着巨型月刃斧出现在右翼,给斯瓦迪亚部队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不等斯瓦迪亚人从恐惧中回过神来,日瓦丁卫队的士兵们就冲到了他们面前。

斯瓦迪亚的民兵们试图用弓弩齐射击退敌人,只是这种轻型猎弩的箭矢根本无法击穿日瓦丁卫队的重型双层鳞甲。日瓦丁卫队的士兵甚至专门露出胸膛对着斯瓦迪亚人,昭示着他们的的嘲笑与不屑。

维吉亚人的重型月刃斧轻易地劈折长矛、砍碎盾牌、斩断手足,斯瓦迪亚步兵的盾墙如同黄油块一样被轻易突破了。那些斯瓦迪亚的民兵长矛手只是象征性地捅了几下长矛,在长矛被维吉亚鳞甲挡住之后,就纷纷四散而逃了。一些斯瓦迪亚军士试图重整战线,只是四周溃散的民兵丝毫不搭理他们,以至于到最后只剩下他们几人独自面对钢铁般强硬的日瓦丁卫队士兵了。他们一开始还能依靠厚重的橡木盾牌和精良的重型锁甲暂时拖延住日瓦丁卫队的冲锋,可是没过几秒,他们依然是被维吉亚人用月刃斧劈成了肉泥。

在日瓦丁卫队击溃斯瓦迪亚右翼的时候,维吉亚的骑兵也对斯瓦迪亚正面施加压力,牵制斯瓦迪亚骑兵的支援行动。他们不再等待步兵主力,独自正面冲击了斯瓦迪亚的步兵阵线和正在重整队列的斯瓦迪亚骑兵。同时,一支五百人的维吉亚步兵正在斯瓦迪亚右翼——维吉亚日瓦丁卫队的身后逐渐完成了集结;维吉亚另外的两千名步兵也开始在正面战场上展开阵型。

总的来说维吉亚人的战术极其精妙而优秀,大胆的侧翼迂回和准确的行动打得斯瓦迪亚措不及防。但是日瓦丁卫队的突击还是太早了一些,以至于维吉亚骑兵为了掩护他们不得不抛开维吉亚的步兵主力,独自对抗斯瓦迪亚的优势步骑兵。这样不仅把他们自己置身于被动的境地之中,而且大大降低了对于斯瓦迪亚骑兵的牵制作用。

按照现在的情况斯瓦迪亚骑兵完全可以只留下一小部分配合步兵主力抵抗维吉亚的骑兵突击,剩下的人去协助右翼维持战线并从侧面冲击毫无骑兵掩护的日瓦丁卫队。等到侧翼战斗结束时再迂回到敌军侧翼,配合中路剩余的骑兵,凭借骑兵人数和单兵战斗力的双重优势击溃维吉亚正面的步骑兵战线。毕竟斯瓦迪亚绝对的骑兵优势是维吉亚仅凭借战术难以扳平的。

只可惜现实却不是这样,比起维吉亚的战斗部署,斯瓦迪亚人的行动简直令人难以形容,所有的词汇之中估计只有用不可思议和惨不忍睹才能勉强地表达一下。作为仅有的机动部队,斯瓦迪亚骑兵本来应该尽力摆脱牵制,支援即将崩溃的右翼。可是他们的行动却是向战场正中央发起了冲锋,直直地迎着维吉亚的骑兵冲去。事实上他们不仅仅是选择了最错误的攻击目标,而且还采取了最错误的攻击方式。他们根本没考虑协同步兵的行动,反而还以全力甩开了步兵。

这样的行动如果是在了八百年前的古卡拉德时代,估计会成为一个将军们污蔑政敌的不错材料,或是一个市民之间广为流传的低劣的笑话。但是现在,它确确实实发生了,还是发生在了斯瓦迪亚最精锐的骑士们身上。

不过发生在他们身上,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是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对于那群对于战术和战争了解肤浅而对杀敌立功极度渴求的贵族骑士眼里,支援那些毫无价值的民兵肯定是不如正面迎击敌人更有吸引力。当然,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报刚才被击溃的一箭之仇;为了独占胜利的荣誉与奖赏,肯定是不能让那些民兵抢去半点功劳。所以甩开他们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至于民兵们被如何击败、屠杀,在那些贵族骑士们眼中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不管手下的骑士有多么愚蠢,哈伦哥斯伯爵还是有着一定的军事素养的。他预先布置的预备步兵阵线现在是唯一能拯救斯瓦迪亚军队的力量了,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那些预备队能投入战斗并且击退敌人的基础上的。

多层次地部署部队、设置精锐预备队在古卡拉德时代的战争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历经数百年的战乱之后,当年精妙的战术和部署都被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现在的大部分统帅只会按照古人的部署进行拙劣的模仿,而能真正理解其部署原理的人,几乎已经绝迹。的确,哈伦哥斯要是真的能理解预备队的意义,就不至于把作为预备的任务交给最差劲的部队了。不过这也不全是哈伦哥斯的责任,因为哪怕他真的想部署一支靠得住的预备力量,那些领主们也不会把真正精锐的士兵交到他手上的。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劳伦提娅手下的所谓的“军队”承担了全部的防御压力,能否拯救己方步兵战线的关键也落在了劳伦提娅身上。一旦让右翼阵线彻底崩溃,就会引发步兵队列的全盘大溃退。没有了步兵阵线,骑士们一旦不能一次性击溃敌人,就会因为得不到支撑的阵地而无法重整队列,最终也会被维吉亚步骑兵合力歼灭。

然而对于劳伦提娅而言,这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是,那些冒进的贵族人数太多,考虑到贵族的势力,女王陛下肯定是怪罪不到他们身上的。那最后肯定找个替罪羊了事。劳伦提娅的部队最接近战线崩溃的地方,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