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丁唯一

(2/4)穿越为兄 / 慕容红苓

钱的呀,咱们这样的泥腿子也不配去医院,

这样的理由能让人哑口无言,可也是事实,能填饱肚子就是对农人一年忙碌最大的褒奖了,至于其他的,他们也不敢奢望。

宁一诺自己干着急,他倒是有些痛恨自己年纪小了,基本上啥事儿都干不成。

不过显然今天已经是没办法把妈妈送去医院了,天色晚了不说,也没办法去呀。

村上倒是有个拖拉机,不过是明天会去镇上,而不是直接去县城,想去县城,得给司机油钱外加上烟钱,饭钱或者管饭也成,可宁一诺自己手头上别说是一毛钱了,就是一分钱也没有,赊账这种事情总得让大人出面吧?

宁一诺跟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晃悠,宁奶奶已经把老母鸡炖在锅里了。

虽然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也气闺女,可这事儿最应该怪怨的肯定是儿媳妇,自己的身子自己不知道呀?

好好儿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没了,说不定能给大孙子生个伴儿呢,可是现在呢?

宁奶奶看着躺床上半死不活的儿媳妇,再想想过几天就要收的各种秋粮,觉得自己肚子的火气更大了。

大热天的,宁妈妈身上捂着厚被子,外加上身子底下的炕也热了起来,汗跟水一样地往下掉,姑姑拧了热毛巾帮她擦汗,宁一诺总觉得妈妈这样下去会热晕过去的。

后世没少听说捂月子捂晕,捂了一身病的例子,这会儿宁一诺实在是忍不住了。

“别捂着这么厚,换个薄被子吧!”

在自己能进去之后,他第一时间地对着姑姑建议道。

小姑的生活可比宁家要好,谁让小姑嫁了个能干的姑父呢。

“一诺,你不懂,你妈现在不能见风,不然的话落下病根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小姑也算是读书人,是初中毕业,补习好几年没考上中专就不读了,所以稍微有些眼高于顶,最看不上的就是两个嫂子,大字不识一个,委屈的可不就是两个哥哥么?

不过嫁人之后,她的清高被生活磨平了很多,现在看上去和普通的农人没啥差别,说话一样都是高声大嗓的,至于满口脏话这些的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万一妈妈捂出啥毛病来咋办?姑姑,为啥不送妈妈去医院?妈妈生病了,不应该送医院吗?”

宁一诺试图跟姑姑讲道理,他希望姑姑曾经所受的那些教育能稍微地起点儿作用。

是的,给谁家干活儿,谁家就得准备伙食,这是两家人的默契。

宁奶奶炖的五花肉,酥而不烂,也不油腻,外加上其他的配菜,豆腐啊,粉条的,滋味儿实在是好的不得了。

这是宁奶奶的拿手菜,她其他的饭菜一般,手艺还不如宁妈,唯独肉炖的各种好吃,百吃不厌,百吃不腻。

他们这地界儿有些奇怪,许是因为本地不产大米,所以很少会吃米饭,最多就是烧个米汤吃吃的。

宁家是村里唯一一家会蒸米饭的人家,先把米烧开,然后再捞起来放蒸锅上用米汤蒸熟,这样又有饭,又有汤,反正滋味儿很不错。

宁家之所以会蒸米饭是因为宁一诺爱吃,平常都是省着吃或者只给他弄一小碗儿,其他人喝米汤,唯独在家里收粮或者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是敞开了肚子可以吃米饭的。

宁一诺虽然嘴馋,可是饭量却一般,吃了就着炖菜吃了半碗米饭,带着些许的意犹未尽又喝了半碗米汤,看着小宁秀两碗干米饭下肚,宁一诺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来。

小宁秀的身体好也是应该的,这么能吃,身体不好才奇怪呢。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身体好总比是个药罐子的自己强些。

就在宁家刚刚收拾完麦子之后,宁小叔带着媳妇儿,闺女回来了,别说是宁妈妈了,就是宁一诺都有些犯嘀咕,小叔这不是掐着时间点儿回来的吧?

不过小叔回来他还是挺高兴的,小叔带了不少的吃食,还有一百斤的西瓜一起回来的。

虽然说的是孝顺奶奶的,不过这其中大部分肯定都是进了宁一诺的肚子的,所以他才格外地高兴。

小叔偷摸给奶奶钱,听着奶奶花式夸赞自己的大孙子如今成绩有多好,又孝顺,又能干啥的,宁小叔虽然心里不以为然,可为了让老娘高兴,他也表现的很高兴。显然,宁奶奶是了解儿子的,所以直接地拿出了宁一诺的试卷儿给他看,让他知道知道自己的大宝儿是真的开窍了,而不是自己糊弄人。

宁小叔有些惊讶,试卷看着压根儿就不是宁一诺的,字比以前整齐多了,卷面干净地压根儿就不像是大侄子的,再看看成绩,虽然不至于多优秀,不过两门都及格了。

果然和以往不一样了,脱胎换骨了一样。

“真的长进了不少,的确是开窍了!”

对于唯一的小侄子,宁小叔还是各种关心的。

虽然他也疼爱自己的闺女,可男人么,总还是会有儿子情节的,这没个儿子,搞的自己好像矮一截似的。

所以宁小叔对着闺女各种培养,为的就是证明自己的女儿不必其他人弱,甚至比男孩子更优秀。

不过这心里的滋味儿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对着唯一的亲侄儿他有多少的期望就有多少的失望,这孩子完全被老娘给宠坏了,不上进的玩意儿,自己堂堂一个专科生教育不了一个小孩子,这简直就像是笑话,可偏偏就发生了。

宁小叔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