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1/1)八十年代翻身记 / 秀木成林


这几年,等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第一届高考大学生也出来了,国家人才紧缺现状得到缓解,就会给高考加限制了。

姜宁恍惚记得,限制是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她还年轻,不怕年龄超标,但婚姻状况这点却卡了。

她不记得限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既然有心上大学,那就得赶早不赶晚,否则她今年放弃了,明年就下来限制,那她就得呕死了。

亲妈的忧虑,姜宁不是不知道,她安慰道:“上大学怀孕的有,还有带孩子的呢,人家家里还不在杨市,条件还艰难,都克服下来了,我咋不行了。”

这是实话,既然高考不限制年龄婚否,那么恰巧怀孕,或者不得己将孩子带在身边肯定不少,毕竟革命足足闹了十年,总不能让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吧。

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高考能恢复呢。

姜母转念一想也是,再难能比种地难?以前乡下农忙时,足月抢收把孩子生在地头的也有。

自家闺女虽娇养,打小不用干农活,但身体一向是好的。

坐着学习也没啥难度。

“嗯,你拿主意就成。”

姜母点头,又嘱咐道:“你记得和东子好好说,有不同意见就好好商量,不兴吵的。”

姜宁一笑,“我俩指定不吵,他肯定没意见的。”

她语气轻松随意,显然自信心十足,姜母见了只有高兴的份,闺女和女婿感情好可见一斑,而且女婿是个尊重媳妇的。

作为一个母亲,没什么能比这事更让她欢喜了,姜母乐呵呵地点头,“好,好。”

第82章

姜宁决定照常高考的事, 姜家人很快全知道了。

姜父一向是宠闺女的,闺女想要的,他能够上就没有不答应的, 但这回, 他却迟疑了一下。

“宁宁,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经历过三回媳妇怀孕, 他是很清楚妇人孕期反应的, 这又是怀孕又是上学又是打理生意的,咋吃得消?

姜宁现在看着没啥反应, 但不代表后面也是呀。

等孩子生下来,老两口能帮着带,可怀孕期间就只能靠她自己了。

姜红兵也说:“我打听过了,这大学课业还挺忙的,宁宁要不缓一年?”

“不了。”

姜宁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担心告诉家人,“现在高考都考了好几次了,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我怕很快会有报考限制。”

姜家人默, 他们知道姜宁提前准备了好久, 对高考抱有很大希望的, 考不过就算了,要是不能考确实挺气人的。

姜宁知道家人关心自己,忙安慰道:“我先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就去报到, 先上一阵子学,要是真很吃力,那我办个休学不就得了。”

她其实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要是实在不行就休学一年吧,反正是保留学籍的,这样就不怕后面高考加限制条款了。

两全其美,就是多耗一年功夫而已,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对,对对!”

姜家人恍然大悟,对呀还能休学呀!也是他们没想起来了。

“好,好好,不行到时候就办个休学,等孩子生下来再上,反正我和你妈都能给你带着。”

最大的隐忧有了有效解决方案,心头大石放下,姜父笑得合不拢嘴。

“上学好呀,宁宁好好考,让咱家也出个大学生。”

大嫂刘慧芳端着果盘进屋,上面是洗干净的杏子和葡萄,她捡起葡萄给姜宁,“宁宁吃这个。”

怀孕杏子最好不吃的,姜宁也知道,笑着接过来,“谢谢大嫂。”

她顺手捡起几个黄橙橙的杏子,递给就坐在旁边的姜母和姜红兵。

这杏子是前院两株老杏树结的,很甜水分充足,家里人都挺爱吃的,包括姜宁,不过她眼下只能忍忍了,想吃明年再说吧。

好在葡萄也不错,本地土产,清甜爽口,是附近乡民挑出来卖的。

姜宁一边剥着葡萄,一边问姜红兵,“二哥,你有认识医院上班的人吗?最好是医生。”

“没有,不过托人找找应该能搭上关系。”

姜红兵咬了一口橙色的杏肉,好奇问:“宁宁,你找医生想干啥呢?”

一大家子都好奇,一边剥这杏子皮,一边看过来。

姜宁笑道:“我这不是想着能不休学就不休学吗?”

服装设计有部分课程和她上辈子重叠,如果时间充裕再学一遍也没啥,但问题是她时间紧凑得很。

姜宁上辈子学习不错的,捡捡肯定能捡起来,这么一来,她就想把这部分时间节省出来了,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肯定能轻松不少。

那就不需要走到休学这一步了。

当然,她面对家人时就说,自己自学能力挺好的,想试试能不能调节过来,不行再考虑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