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1/1)八十年代翻身记 / 秀木成林


“哦?”

李政委似乎有些诧异,诧异之后他挺感兴趣地问:“那你说说,你究竟犯了啥错误了?”

王建国深呼吸一口,“我爱人今早举报了赵向东同志。”

李政委微微一笑,截住他的话头道:“这事儿我知道,这并不是错误,部队鼓励举报违纪现象,有怀疑就能举报,不需要证据,调查取证是部队的事。”

他话锋一转,状似不经意问道:“那建国你是刚知道的?”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王建国抹了一把脸,大声道:“首长,这就是我要说的错误。”

“哦?你说说看。”

“我老家偏僻,媳妇儿见识少,想法常有些左,这个我一直是知道的。军校甄选的消息下来后,她就和我说有怀疑赵向东同志提前获悉消息,要向部队举报。”

王建国喉咙滚动了一下,艰难地说出,“隔日,我见她没有举报,后来也没有,于是我就没有和她再谈起此事。”

“这样过了大半个月,我今天傍晚才知道,她真的举报了。”

他这话说得很隐晦,但在场两人都听得清楚明白,举报战友,多大一件事,要是他本人坚决反对,后续绝对不会是放任自流。

也不会直接导致在考核的前一天,刘文娟才卡点举报。

这说明了,他其实也怀疑过,动摇过,甚至……

王建国吐出艰涩的一句话,“她没错,是我错了。”

刘文娟不是赵向东的战友,没有趴过一个战壕的经历,她轻易有怀疑,会卡点举报,甚至以最大恶意揣测之,其实也不难理解。

反观他,立场动摇,遇上了这个重大机会,没经受住考验,人一开始就魔怔了。

王建国苦笑,现在想想,作为唯一的受益者,就算举报者身份保密,恐怕不少人也会有所猜测吧。

沾上背后捅刀子的嫌疑,以后谁敢和你交心?

李政委静静凝视王建国,这个他昔日万分欣赏的得力干将,视线在他微微发红的眼角上转了一圈,最后点点头。

“我知道了,我还是那句话,部队鼓励举报违纪现象,有怀疑就能举报,这并不是错误。”

“你回去吧,好好准备明天的考核。”

他取了文件翻开,重新拿起钢笔,最后补充一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和刘团张副团商量过了,赵向东同志明日照常参加文化考核,后面的事,等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决定。”

“是,首长。”

王建国松了口气,他退出去后,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左胸膛,先前那种沉甸甸的憋闷感没有了。

回想起大半月以来的回避挣扎,他苦笑一声。

王建国转身以后,李政委抬眼瞥了他的背影一眼,眼神挺复杂的,一如他的心情。

王建国从军比赵向东还早两年,欣赏,提拔,重点照顾,十年出头看着过来,感情肯定是不浅的。

只是寄予了厚望,要求自然就高了,一朝发现期盼与现实有出入,难受失望在所难免。

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军人也是人,犯了错改正就好,但是,这不包括原则性错误。

王建国刚才的话,是有真心的,这点李政委还能分辨出来,但问题是,事情发生了无法抹去,隔阂产生了也很难弥补回来。

一切看着和以前似乎并无区别,但李政委很清楚,已经不同了。

他伏案继续忙碌公务,至于抽屉里那张学习班派遣表格,他没有丝毫再改动的想法。

第74章

“好了, 宁宁,我做饭就行。”

赵向东抚了抚姜宁的眼睛,媳妇儿昨天哭了一场, 虽然及时冷敷了, 但今天一双杏眼仍有些微肿,他看着难受得紧, 舍不得她早早爬起来做饭。

姜宁精神奕奕, 今天是丈夫参加文化考核的大日子,她起床号没响就醒了, 揉了揉微有不适的眼睛,笑道:“要不,咱们一起做吧。”

这个主意好。

于是两口子洗漱过后,携手去了厨房。

姜宁想了想,做汤面吧,这个好,四平八稳,也不怕吃了有啥闹肚子的风险。

毕竟这天气热, 新鲜肉得当天买当天吃, 过一夜存不住的。肉包子啥的就不合适了, 干馒头太素也不大好。

擀开的面片叠巴叠巴, 切得细细成了新鲜面条,烫好了分在两大一小三个海碗里,浇头是木耳黄瓜冬菇腊肉,切丝切粒, 下锅爆炒。

浇头很快炒好,姜宁一边铲进海碗里,一边吩咐丈夫,“东哥,去叫卫国上来吧。”

这个月,她腾出很多时间在家属区,做好一切后勤工作。饭两个人是做,三个人也是做,反正也就多下点米的功夫,于是许卫国又回归以前的蹭饭生活了。

不过早饭他还是去食堂解决的,也就姜宁是想着今天情况特殊,一起做了算了,也不用大热天往食堂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