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3/3)[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以免遭他反咬,是以这几日看他在伤兵营里乱撞也只装作不知。有种谔这个鄜延道总管范例在前,整个鄜延军上下皆十分默契地将沈括视作隐形。唯有乔峰这个官场新手不知深浅,去寻慕容复为沈括说情。

慕容复听乔峰絮絮叨叨地夸赞沈括平易近人勤学好问,要求慕容复为了宋军们日后能得到更好的照料降低将士们的死亡率将他照料伤员的经验说与沈括,不由一阵默然。此时此刻,慕容复感叹的不是乔峰的热情单纯,却是他的眼力见识,即便也许他本人也未必有所觉。《左传》中曾提及“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致力于著书立传,目的便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成就“立言”。乔峰重视沈括前来记载护理工作,于他,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沈括将这护理方法传播给各路宋军。可在慕容复看来,这无疑也是“立言”,通过沈括的记载,这超越时代的护理方法不但能在现时传播,更重要是能够造福后代,甚而改变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进程。

只是出于对沈括的芥蒂,慕容复并不认为非得由他沈括来担此重任。苏轼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嘴巴,他的文章也同样比沈括的文章有更大影响。想到这,慕容复不由轻轻一笑,低声道:“乔兄难道不知,我恩师与沈括早已交恶?”扭头见到乔峰一脸愕然地望着自己,他又幽幽补上一句。“沈括其人惯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我恩师方才摆脱牢狱之灾,我可不想因为我的一句无心之言又连累了他。”

官场上的事,乔峰果然一无所知;“文字狱”的可怕,他更是懵懂不明。然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乔峰还是懂的,苏轼既已与沈括翻脸成仇,再勉强慕容复与沈括结交却是陷他于不义了。“话虽如此……实在可惜了慕容贤弟这一身好本领……”

眼见乔峰长吁短叹闷闷不乐,慕容复不知何故竟似鬼摸头了一般温声言道:“改日,我抽空将这护理之法整理具本交给种经略,剩下的就看经略的能耐了。”

“当真?”乔峰两眼发亮,恨不得现在就催着慕容复去具本。

假的!慕容复却是懊悔不迭,他身世尴尬原本求的便是一个默默无闻,具本写护理之法显然是平白招惹麻烦。只是这世上偏有那么些人,人品过硬十足真金,见他忧国忧民,旁观者也免不得被感召着劳心劳力。前有苏轼后有乔峰,慕容复实无法拒绝他们,只得强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到苏轼,便又想起能把这“发明”护理之法的功劳推到偶像的头上去,这才放松了下来。

乔峰虽不知苏轼与沈括的恩怨,可他也明白慕容复甘愿将这护理之法具本上奏朝廷已是大公无私。乔峰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这便上前拍着慕容复的肩头转口道:“那西夏密探可说了什么?”

慕容复亦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这乔峰行事豁达为人通透,与他相交的确是省心省力。听乔峰有此一问,他只漫不经心地道:“此人嘴硬地狠,还得严刑拷问才行。”

乔峰想起伤兵营里但凡不治一个慕容复那心口疼地睡不着觉的模样,心底便是一阵好笑,只见他轻咳两声勉强维持住一本正经的脸色。“你打算如何严刑拷问?”

慕容复鉴貌辨色,怎会不知乔峰根本不信他的手段,这便答道:“乔兄若是得空,不妨随我去见识见识,我料他今日也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