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2/3)道友,吹箫不? / 未玄机

你若促成了此事,便多给你一成的谢礼。”

此话一出,梁二媳妇立时僵在当场,欲喊的叫门声也卡在喉咙里,饶是她在怎么实心,也听得出这此中有不对劲的地方,哪里还进屋啊,急急的归家,推着梁二到那富户周围打探去了,这一探可了不得啊!

原来那富户家中姓孙,这一代长房大少爷是个药罐子,熬了十一年,眼瞅着是要不行了,年初不知哪里来的游方道士,说若是冲喜或许大少爷还有活命的机会。这孙夫人可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心念着此事但有一点,这冲喜的人选不好找。跟家中交好的人家哪里不知道府中少爷是何情况,自然是不肯的,若随意的买人来,夫人又嫌弃为奴者配不上她儿子,只得从远处不知她家底细的良家女中寻整齐可爱、又年幼不知事不会闹的来。寻了好几家都不满意,偏这翠娘进了孙夫人的眼。

梁何氏贪图孙府银钱,纵使知道那么一个药罐子少爷躺在床上起不来,若侄女过去了也只怕是要早早守寡也全然不在意。那日引梁二媳妇看孙家富贵也是早早商议好的,但凡会露出马脚的地方都被收拾了干净,凭梁二媳妇的本事哪里探的出来那么许多。

此次梁二出马,打扮成闻信而来想要女儿做孙家童养媳的贫户,跟周围贫苦人家小心打探才得知原委,那说话的大娘狠狠的朝地上啐了一口:“那样的人家,若是少爷去了,无后人供养,必是要拿小媳妇殉葬作陪的,这样狠心的父母!”

这样一句话可叫梁二两口子傻在当场,互相搀扶着回到家手都是抖的,想到女儿差点就断送了性命,具是后怕不已。一时间又是对梁何氏狠心的愤怒和失望,一时间又庆幸于那日去了宕霞山上香遇上了那算命先生。当晚梁二便到梁大家大闹了一场,差点跟梁大断了兄弟情分,若不是梁家祖辈出来说项,梁二怕是当晚就要开祠堂跟兄长断亲。

梁二家两夫妻都是实在人,性子爱恨分明,想起吹箫的功劳,便想着带翠娘来磕个头,谢过他救命之恩。今日到山上,只看见那‘算命’的布幡靠在松树上,便以为吹箫有事,也不肯走,固执的等,遇见那好事问的,便有为恩公扬名的心思,把这事情说了,方才引起这么大的震动。

吹箫先虽已明了了事情的始末,但也不会走出去受那一礼的,当日算卦,断口钱已给,他们便是货钱两讫,交易结束,受人家的礼有不妥,可看那一家人固执的样子……

吹箫心念一动,随手取了些碎石,巧妙的仍在群人身旁,布了一个阵法,用巨煞阵引得煞气聚成几字在那布幡上,人群中顿时传来阵阵喧哗,唯那一家三口,恭恭敬敬的朝着布幡跪下,扣了一个头,便相互拉着归了家。

那布幡上写着——勿谢三算

吹箫看那一家三口的背影,露出一个微笑,却一点也没看到,殷玄黄在他布阵的那瞬间眯起的眼睛。

第11章 名声冲天

那布幡上凭空出现的字叫人众口相传,可当日也不过只有在那一家三口附近身处阵法的人才看得到,稍远些的,听得众人那惊讶的讨论声也不过是莫名其妙的面面相觑,此番怪诞景象更是给那些听闻此事的人添了几分谈资,叫吹箫的名声传的越发离奇浩大。人人都说‘是个高人咧!’

又因无人知道吹箫姓名,那布幡上又留有‘三算’的名号,久了大家便以‘三算居士’来称呼西门吹箫。那松树下的布幡再没人去动他,连前些日吹箫落在松树下被鸡鸣狗盗之辈顺走的文房四宝也在翌日被悄悄的送了回来,搁在那方石上,一小方天地间,一个布幡、三块青石、一套文墨远看去倒像是一番净土。

当然,如此礼遇若只靠吹箫给那小女娃卜的一挂还当不得,若是平时,也不过是称一句‘神算’就了不得了。然世人此番恭敬的姿态还全赖那鄞山寺的住持聪悟,你要说聪悟那也是个名人,聪悟自幼在寺庙长大,又有慧根,往来于高僧辩论佛法,未有人比的上他,可谓是佛法高深。皇室对他都礼遇有加,常请聪悟讲授佛法。然二十年前聪悟却道钻研佛法偶有所得,要修避世禅,遂闭门不出,不理世事,专心礼佛,至今已二十年了,连皇室都请不出来。

那日也是巧合,他偶然间听到几个小沙弥说起那日的事情,言语间惊叹、怀疑交错,须臾又谈到那松、石小角,言语间很是推崇。聪悟也是个妙人,居然开了寺内正门到那一角,看过小角的悠然后,竟叹息不已,道:“我观此处竟暗含‘天人合一’之境,我久居于山门内,尝二十年未出,本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净己’的境界了,如今看,倒是我错了,我所做的,不过是以净周遭物来达到净己的目的,三算居士却能以自身净周遭物,这松、石景原本是最寻常不过的,到今天方显出悠远来,正是居士的能耐。我不如居士远矣!”

说完,他怔怔不语,良久,才双掌合十躬身朝小景处行了一礼,念了声佛语:“阿弥陀佛,老衲受教了。”起身后居然也不再回寺,悠悠然的朝山下走去,惊的随行的和尚赶忙去追。结果自然是不用说的,那和尚垂头丧气的自己回来了,原来那聪悟见了那景,竟有所得,当下便要下山游历,且归期不定。和尚说了,师祖对那三算居士很是神往,道不能结识,实为憾事,那山道旁的松石一角,日后便赠与‘三算居士’了。

有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