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2/2)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 衣青箬

,将领们自然很难约束下面的人。

草原人跟大楚不一样,大楚的军队管理严格,十分正规,绝大多数士兵除非溃败得太厉害,否则都不敢生出二心。——因为他们是有军籍的,即使逃走了也找不到安身之处。

可草原那么大,本来就是四处放牧,逐水草而居,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只不过小部落要依附大部落存在罢了。军队都是从各个部落抽调青壮年组成,实际上对他们的约束力并不强。若是损失太大,大家会考虑自己偷偷溜回家去,反正只要搬了家,谁也找不到。这个大部落不好,那就去依附另一个。

只要人心散了,那么只要在进攻的时候遇到阻力,他们就很有可能会撤退,威胁自然大大降低。

不过那就不是冯玉堂能够操心的事了。

第100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

实际上,形势要比冯玉堂所预料的,更加糟糕。

从中间的空档越过三路大军,迂回到后方,直奔大楚防线的军队,并不只是他遇到的那一支。

大楚处心积虑,西戎人也早有准备。几乎是集全国之力,发动了所有的军队投入这场战争之中。之前按兵不动,不过是为了诱敌深入。等到三路大军进入草原,又被牵扯住之后,后方便显得十分空虚。在西戎人眼中,是能够肆意劫掠的地方。

而这些几千人的小股部队,分别从不同的地方,逼近了大楚的防线。

冯玉堂派去传信的人虽然紧赶慢赶,但等到将消息传到信州的时候,西戎人的骑兵也已经到了,根本来不及反应,所有防线薄弱之处,就开始受到猛烈攻击。

留下来的那点人根本拦不住西戎人,不过几天时间,整个西北防线几乎全线溃败,西戎人长驱直入,对着普通百姓亮起了他们的武器!

虽然西北巡抚反应已经足够快,命令各处转移城外的百姓。但这项工作毕竟要耗费许多的时间,所以绝大多数地方根本还没来得及推行,西戎人就已经来了。

因为是小股部队,攻城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也只劫掠城外的村庄,抢到了足够的东西便绕过城市继续往里走。

这样一来,因为机动性太强,所以大楚这边根本反应不过来。等到集结好军队要去拦人的时候,人家已经绕过这里到后面去了。追也不敢追,谁知道后面是不是还有人会过来?

平安虽然人在秦州,但是对战事也是最为关注的。收到消息之后,便命人密切关注。毕竟西戎人闯进了大楚腹地,那么损失就很难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