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2/2)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南枝

她断了这个念想。

没想到,没想到皇上也有这个意思。

她在心里唉声叹气,在许氏跟前,倒是没有多说,只是感谢了她,之后,等季大人回府了,她就果真去找了季大人。

季大人对四姨娘,在当年最初见到她的时候,恐怕还是有些感情的,但是这些年他的心思全在官场上,想要做出些成绩来,自璎哥儿出生后,他觉得季家的香火能够往下传了,所以甚至连光顾内院的时间都少了,和四姨娘,也是很久很久没有过亲近之意了。

而四姨娘看他在璎哥儿出生后一直宠爱六姨娘,对他的心思也淡了,几乎是对他没有什么指望了,便一心扑在女儿婚事上面,对许氏是马首是瞻起来。

此时坐在季大人跟前,她甚至已经记不起要如何和季大人相处才能讨得他的喜欢了,于是就开门见山,说,“老爷,三姐儿现在已经十七岁了,早就是大姑娘了,但是还没有定下亲事,妾一直为此忧愁,不知老爷您在她的亲事上,是个什么意思呢。”

季大人每日里忙得很,也并无兴致和四姨娘对坐长谈天,四姨娘这么开门见山,他也并不觉得不好,人靠在书案后椅子里,他垂着眼似乎是在沉思,四姨娘看他对女儿的婚事,也是一副思考政事一般的态度,似乎是把她的婚事放在利益的称上斟酌,心里就更是对他失望,又说道,“老爷,三姐儿可也是您的女儿呀,当年大姐儿是十三岁就说亲,是您给做的主,现在三姐儿十七岁了,却还没有出嫁,您就没有担心过吗。”

四姨娘的语气里掩不住的怨怼,季大人听在耳里,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妇人家,也就只是这样了。

他叹息一声,说,“三姐儿长得好,长得好总是福祸相依。”

这话,他恐怕不只是指三姐儿,还指季衡。

四姨娘等着他的下一句,他却顿了很久才有下一句,似乎是在想到底要怎么对她说,“碧荷,不是我不想着三姐儿的亲事,实在是她的这个亲事不好办。皇上年纪小,心性跳脱,一时一个主意,之前,他说想要三姐儿进宫,让咱们家不要将三姐儿嫁了人家,但是,这么久过去了,他又没有准话了。现下,还真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三姐儿的年岁的确是不小了,也定然是要定下来了,我想办法去问问皇上的意思,要是皇上已经没有这个心思,那么,就定下一个好人家,让三姐儿嫁了。入宫不是个好路子,你是个做娘的,心疼女儿,就知道还是嫁个一般人家要好得多。”

四姨娘听季大人这么说,心里也就有了底。

而且她也听出来了,季大人也是无意让三姐儿入宫的,最后一句话,是提醒她,让她不要做让三姐儿入宫的梦。

四姨娘觉得季大人在这一点上是把自己看轻了,难道他觉得自己会因为荣华富贵而想着让三姐儿入宫吗。

四姨娘一方面安定了心思,另一方面,又怀着对季大人的些许怨气,回去了。

季大人琢磨了三姐儿的亲事,也就要和儿子说一说了。

关于三姐儿的婚事,季衡是怎么想的。

季衡看向季大人,说,“皇上去年大婚亲政,虽然立了皇后,今年又迎了徐家的一位女儿进宫做贵人,邵家的一位女儿入宫为妃,但是都是为了权力考虑,前几月,两位编修越职上谏皇上,让他要多亲近后宫,此事还上了朝廷邸报,由此可知,皇上的确是并不亲近后宫,据说是每月初一十五,都很少去皇后宫里,另外两位宫妃处,也几乎不去,比起住在麒麟殿,更多时候倒是住在勤政殿的,皇上如此作为,其一该是他心系政事,想要做出一番作为来,不愿意流连后宫;其二大约还是他不愿意过早有子嗣,太后以前就想着用别的藩王来替代他,他要是有了子嗣,那太后不可能不打起他子嗣的主意来。皇上最怕的就是此事,所以,近年,他恐怕是不愿意让宫妃为他生孩子的。上次指使编修越职上谏的事,那两位编修,都是亲近赵家的,皇上定然觉得是太后在催促他赶紧留下子嗣,所以,更会警惕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是三姐进宫的时机。三姐这时候进宫的话,反而更会让季家成为靶子。我们家最近已经出够风头,要是三姐这时候入宫,更会招人说道了。父亲,咱们家还是将三姐嫁给一般人家吧,虽然背了个违抗皇命的罪过,但是,那话毕竟只是皇上对孩儿口头上说的,外人又不知,我们违抗了皇命了,皇上也只是吃个哑巴亏罢了。”

季大人看着季衡,虽然一向知道季衡心思缜密,但还是会感觉惊讶,他赞许又有些担忧地说,“这样做也行。只是,恐怕皇上会对你我心生芥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