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2/2)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 叶书

那岂不是笑话?如此也看出皇帝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办得不地道。

“成亲之前,我相公就被抓去充军,如今已经近两月有余。诸位大人若是想找我家相公,那就去军中寻吧。范伯父,你与嫂子父女许久未见,不如到客房歇息一晚,明日再启程回去复命?”屈羽此番作为倒也不仅是对张家多有归属感,只是张家的事迹街头巷尾多有流传,屈羽之前就很钦慕张家男儿。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偶像啊!而且张家老夫人、大嫂都对他很好,可以说在张家这两个多月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了!所以出手维护是必须的!至于范大人,看在他是嫂子的爹的份儿上,勉强给个面子吧。

“劳烦了!”范大人点点头,并没为同行的侍卫求情。没听见人家叫的是伯父么?他能住进来也是靠私交啊!

“如此,伯父请里面请,福伯,几位大人公务繁忙,赶紧送大人们出去,耽误的皇差可不是小事!”最后只有范大人和他的小厮住进了张府,其余的侍卫甭管是不是被牵累都被请了出去。

范大人好歹是这次的宣旨官,倒也没真不理他们,让他们在门口站了半个时辰之后,吩咐小厮让他们在镇上的客栈安顿,同时立刻派人回京请禀明情况,请皇帝陛下示下。

而范大人既然是以父女叙旧为名留下来的,就少不得找女儿聊聊。只是女儿始终没给他个笑模样。

自家女儿没给好脸色,范大人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但是谁让自己接了这讨人嫌的活计呢!再说自家这闺女是让自己宠坏了的!“当年让你嫁给张家大郎的时候,你并不愿意的,如今怎地反而更像张家才是你的娘家呢?”

☆、第七章 秘闻

“我与文哥虽无男女之情,但总有兄妹之谊。当年文哥临走前将张家托付于我,我应了,便不能像某些人一样失了信义!”大嫂的话既是讽刺了皇帝言而无信,又是说了自家父亲充当皇帝的马前卒,将张家仅剩的壮年男丁送上战场违背当年联姻之意,失了信义。

“哎!你这丫头!”范大人左右张望一下见并无外人,将自家闺女拉进屋内,“你这丫头都被你祖父宠坏了!怎地什么话都敢往外说?我好歹还是你爹!”

“既然做了,如何不能让人说!”大嫂气鼓鼓地在一边椅子上坐下。

“你当你爹愿意不要这老脸?”当年皇帝当朝应允张家老夫人,张家二郎可以不用上战场,如今皇帝自打嘴巴子,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又能如何?“你祖父和我都阻拦过了皇上,可是如今皇上根本就不把你祖父这个帝师放在眼里,我又能如何?”

“那皇后娘娘呢?当年张家为了她的后位也是出过力的!如今怎能不闻不问?”大嫂心惊道。本朝尊师重孝,她没料到皇帝竟然连祖父都不放在眼里。

“皇后娘娘倒是想出力,可是她已经月余没见到皇上了,自顾尚且不暇,如何帮得上忙?”范大人叹息着坐到另一把椅子上。当年皇帝年轻,太后欲将娘家侄女立为皇后,巩固外戚之权,范张两家联合力保当今皇后的上位,为巩固联盟,自己女儿甚至放弃了心上人,嫁给张家大郎。

“怎会如此?”作为一个已婚的女人,她接触的都是衣食温饱之类的家事,虽是帝师孙女也并没有男子的见识,可就是如此,她也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皇上近来甚是宠爱贵妃娘娘,已经到了专宠的地步了!”范大人也不明白当年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如今怎能糊涂到专宠一人的地步,要知道天家无私事,虽是后宫雨露播撒之事也关乎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化啊!“哎,你且劝老夫人放宽心,这二皇子便是这贵妃娘娘的儿子,贵妃不会拿自己的儿子冒险的。二郎跟在他身边,想是不必上战场的,安全应是无虞。”

“这时候招护卫不就是为了找人挡刀吗?叔叔憨直,是真的会去挡刀的!”大嫂对自己叔叔还是有些了解的,“而且,听府里的老人说,当年叔叔被抱回来没多久,家里就来了一个游方僧人,说叔叔生于凶煞之地,天生只有一魂一魄,外人只道他憨傻,其实是因他魂魄不全。那时叔叔尚且年幼,憨傻不显,家里人都以为那僧人胡说八道。后来,叔叔渐长,果然不机灵。那僧人还说了了叔叔活不过十八,而且出生之地就是埋骨之处。”

“什么?那二郎今年不是已经十七了么?”张家的二郎生于西北战场,范大人是知道的,他没死命劝阻皇帝,也不过是觉得二郎跟在二皇子身边充个人头不会有太大危险,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其实,张大嫂听到的也是别人加工过的。当年那僧人说的是张家二郎生于凶煞之地,天生死胎,后被残魂占了躯壳,不过也只有一魂一魄而已,将来必然痴傻,十八岁会有机缘集齐魂魄,不过那时也不再是张家二郎了。而那机缘之地就是他成为张家二郎的地方。

父女二人相对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范大人先开口,“这鬼神一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我见二郎额头饱满、双目有神,不是短命的面相,你要劝说老夫人放宽心才好。”

大嫂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才道:“父亲要吃些什么,女儿命人去准备。今日之事奶奶似是受惊不小,女儿先去看看,明日再亲自做父亲最爱的酒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