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2/2)穿越古代之黑马攻略 / 寒鸦风

第三场考策略。

叶萧逸如今也算大名鼎鼎了,他和王雍直接进了天字号考场。任奇峰和王高俊都分布在其它考场。

这次参加会试的举子也有几千人了,但是中贡士的概率只有5,即会试最终只会录取两三百人。

到了会试这一关,仍然有这么多人参加考试,叶萧逸只想操一声:谁说古代都是文盲来着?要都是文盲哪来那么多的浩瀚书籍?这考场上这么多学问过关的举人,又怎么解释?

要知道每地乡试(秋闱)录取的举人,只有前100名或前50的举子才能参加下一年的会试(春闱)。这种情况下,全国得有多少举人和秀才啊?

叶萧逸能站到今天这个位置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神了,只能再努力一把,就成功了!可千万别马前失蹄啊。

一般若在会试中了贡士,就安全了。接下来的殿试只是决定排名,基本不会被筛下来。所以会试这道大关若跨过去了,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此次,叶萧逸要和全国的举人同台竞争,他的对手是来自各地的才子,水平有高有低,良莠不齐。

因为各地只取前50或100名举人赴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是按名额算,不是按成绩分数算。

若一个地方人才凋敝,它的头名可能像王高俊这样的水准都能参加会试。若一个地方藏龙卧虎,排到第一百零一名,他水平比别的地方的学子高,也不能参加会试。

叶萧逸只能复制之前乡试中制胜的办法,在会试中又玩一遍。

默写他没问题,文采他吸了王雍所长和赋圣司马相如的手法,应该能战胜现在的王雍。

王雍这个天才,学习速度非常快,他放弃文采,专攻立意主旨后的确进步很大。若再加上他的文采,简直如虎添翼。

但是王雍毕竟只进修了两三个月,比不上叶萧逸钻潜心研三年的功夫。叶萧逸在文章立意上基本是完胜王雍的。

加上叶萧逸最近还真的学到了王雍的几分真传,一篇文章精心打磨一番,他的文采方面的确能跟王雍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