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3/5)意难忘之续前缘 / 夜笼纱

的欺负与他。令德虽生在贫寒之家,难得与钱财上竟不十分看重,对同伴多有周济之举。上阵杀敌亦从不退缩。莫看他相貌粗莽,性情却温顺少言,又肯以诚信待人。说与人皆不信,在这军营之中多年,他便是气急了,也不曾污言秽语的骂过人。更奇之处,他一个猎户之子,竟识得需多的字。数年之后,军中一提起左大郎,莫不交口称赞。  又过两年,先帝阅兵侍卫亲军虎翼、武卫、雄武、振武、保捷诸营。问起军士中可有佼佼者?保捷营指挥使卓铭十分看重令德,便在先帝面前对他大加赞赏。那卓铭倒是个慧眼识英才之人,也不计较令德出身寒微,早打算将自己的小女嫁他为妻。今日得了这个机会,岂有错过之理?  先帝命各营所荐之人上场比试。令德虽立于人后,先帝却一眼将他看中。见此人若庙中塑的金刚,威武神猛,竟似虎立羊群的一般,不由得暗自点头。众人在驾前将弓马,刀枪逐一比试,又捉对儿的厮杀。到最后,二三十人只剩下虎翼营中两人,并令德留在了场中。先帝又试他三人策略,只令德对答如流,颇合圣意。  先帝见他方才与人对决之时,处处手下留情。问他为何不尽力拼杀?令德跪下回奏道:“营中军士皆如兄弟,何必为争一时之胜负,而伤及他人性命。”先帝要试试他的胆量,斥责他只顾收买人心,藐视君王天威。那卓铭在一旁,唬的汗流浃背,急向令德做眼色。却见他不慌不忙的叩头道:“臣在军营之中,素闻陛下以仁爱治天下。臣不过是秉承了陛下之志耳。”君上当日还只是太子,随在驾前一同观礼,他对此亦有所察觉。今见令德态度从容,讲出这番话来,不由得脱口赞道:“不骄不躁,不图名利。文武兼备又虚怀若谷。最难得你有慈悲之心,此乃真英雄也!”令德连道不敢。  先帝初见令德时,被他外貌所震惊。只道他仗着蛮力,逞的是匹夫之勇。待看他一路比试下来方晓得,是自家看走了眼。最难得,他这等粗旷之人,竟能应对得当,言语也十分的斯文。心下已有些喜欢,再听他方才之言,一发的龙颜大悦起来。立时命人赏了令德各色宫缎数匹,又赐御酒一杯。太子亲自将杯奉到他手上,众人面前好不荣耀。  先帝晓得,太子对令德十分看重,意思要留在身边听用。一则,令德只一介小卒,唯恐众人不服。二则,他委实年轻,若就此平步青云,难免日后骄傲,反而不美。思之再三,仍旧将他留在军中。多历练几年,积累些军功。那时在抬举他,也不至在人前落下口实。因此,特意的吩咐心腹将领,要好生栽培与他。  圣驾回銮后,卓铭便赶天赶地的,将女儿嫁与了令德。其时,令德父母已双双亡故,他便将幼弟接到身边同住。令德娘子闺名唤作寄芙,乃是卓铭的次女。上有一长姐,于早年间病故了。下有弱弟乃小妾所生,尚不满周岁。家中大小事均由她一人照管,因此,到这二十岁时才出得闺门。那寄芙生的脸庞儿俊俏,身材高挑,竟也会些拳脚功夫。性格豪爽泼辣,倒有几分须眉之气。自嫁与令德为妻,见他处事磊落,性情又是极难得的温顺老诚。不待父母来劝,自家便收拾起性子,学着做一个贤妻来。那卓铭得此佳婿,时时便要在人前炫耀,待令德直比那亲生子还要厚重些。  次年七月,寄芙身怀六甲之际,夜蓝,依丹两国举兵来犯。令德与岳丈,兄弟奔赴两军阵前,一去便是整一年。回来时,他那兄弟战死杀场,令德生擒了夜蓝国王太子,立下头等大功,擢升副将。  再一年,夜蓝国送公主和亲。七王,十王与依丹国暗通款曲意图谋反,半路劫走了公主。旨在挑起两国战端,从中得利。兹事体大,先帝命太子亲自督办此事。偏巧令德驻军在此,被点名协办此事。太子年轻气盛,一时大意中了贼人奸计。令德拼死护其周全,二人被逼至绝境,双双坠下悬崖。  次日午后,官兵在崖下找到他们。太子只受了些皮外伤,人有些虚脱,倒并无大碍。令德浑坠崖之时,将太子紧紧护在怀内。峭壁上多有古木藤蔓,均被他们砸断,倒也减轻了下坠之力。只是令德浑身上下,被陡峭的山石割的稀烂,深可露骨。腿也折了,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尚不曾断。太子见了救兵几乎失控,只抱着令德放声痛哭起来。  两月之后,七王,十王在边境伏诛,公主由和亲师团,与侍卫亲军龙卫营护送至京城。  先帝对太子爱若珍宝,今见他平安归来,又是欢喜又是恼恨。申斥他急功近利,有勇无谋,可惜赔上了一员虎将。立时遣了翰林医官院,伤折科的高手前去为令德医治。  大半年后,令德才得以痊愈。又将养了数月,便被太子府的亲军,将家中妻小一并接往京中去了。  先帝在朝会上对令德大加的赞赏,擢升他为殿前步军都虞候,又赏了他一座府宅。至此,令德便在京中安顿下来。  太子得偿夙愿,隔三差五的,便邀请令德往东宫小聚。当日太子不过十八岁,令德已二十四岁。混得熟了,竟唤令德做“哥哥”。虽是背着人叫,令德却谨守君臣之礼不敢放肆。  禁军中很有些人对令德不服,时常在他跟前挑衅。令德待人温和不假,却不是懦弱怕事之辈。太子欲为其抱不平,被他拦下。也不知使的什么手段,前些时在他面前还出言不逊之人,此刻见他俱都是俯首贴耳,再无半点狂态可言。太子悄问他是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