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3/3)百折不受 / 白衣若雪

自由讨论吧。”学生不依不饶:“老师,我们再想上一节一样讲点历史吧。”

谢臣尴尬的笑笑:“那个,讲历史可以,不过我们讲点跟宋瓷有关的历史好吧。”

“恩好。”谢臣看了看最后一排的人,薛云泽跟慕辰不知道在说什么,谢臣自己笑了笑看了看齐老,齐老朝他点点头,谢臣想他这次一定不要跑题,一定不要让老师失望啊。

谢臣开始讲:“我前面讲过宋朝国力积弱,自宋太祖开始就重文轻武,所以这个朝代没有强大的国力,那个时候经常的被各个少数民族欺负。可是这个朝代竟然是历史长河里最为长久的一个朝代,北宋南宋,两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久的一个年代。

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用老子的一句话解释: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有时候一个民族的软弱却可以理解为保存实力。这跟南宋偏安一角保存实力差不多。”

谢臣讲到顿了下,地下的学生有些躁动,谢臣只好停了一下问:“你们是不是有意见。”底下的学生点头,有个男孩子摇头表示不同意:“那么老师你这么说,那宋高宗赵构还是历史上的好皇帝了吗?那么岳飞岳将军就是死得其所了吗?是活该吗?”这个学生眉目锐利说得话也很激烈,谢臣被他问得有些发懵,他什么时候说过岳飞是死得其所了呢?

底下有几个学生赞同谢臣的,想为他说几句话,可是拗不过他这句岳飞将军是死得其所吗?这句话太严重,好像你承认上面那句话你就是害死岳飞的罪人,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有的学生也在底下附和:“老师,你说南宋偏安一角是保存实力,这不就是变相的承认南宋皇帝还是个好皇帝吗?那么大宋朝失去的那三分之二的国土还是好事了?那么岳飞将军执意北上收复江山错了吗?”

谢臣被这个学生说的有点懵,他不是这个意思啊,他也没有牵扯到岳飞啊。哪到底是怎么牵扯到这里的,谢臣想他讲课难道又跑题了吗。电脑前的林颜青不自觉的皱了皱眉,看着这个学生皱眉,看着谢臣也皱眉,这也都怪他,没事让他研究什么宋朝历史啊,现在研究过了吧。没事讨论什么皇帝啊?看他皱眉,王院长倒是笑着说了句:“这个理论,我其实是赞同的,赵构吗?其实是一个很有权谋的人物,是吧,林老板?”林颜青怎么听不出他的意图,他这是拐着弯骂自己呢?自己用的手段确实不够光彩。可是他也不是赵构吧。赵构岂能与他相比,那个只会偏安一角的废物。

王院长看他脸色发冷以为是他怕谢臣讲得不好,于是笑道:“其实能够带动起课堂的气氛来也不错。”林颜青笑了笑没有说话。

课堂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谢臣不自觉的握了握手,许琢在台下看着他,嘴角笑笑,他想看看这个谢老师如何的收场,薛云泽有些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想说点什么被慕辰拉着了手。底下的这一排人心思各异,林夕抿着嘴一言不发,齐老眼睛都冒火了,可是同所有的人一样,他知道他不能说什么,如果他今天替他出头了,那么对谢臣的名声不好,他不能帮他。

好在谢臣没有辜负他的教导,他很快就笑了笑:“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岳将军刚正不阿是民族英雄。是宋朝的福将。那么害死他的人自然不是个好人。”

谢臣看了看底下的学生,刚才打游戏看聊qq的孩子们都仰着头看他,谢臣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现在的孩子都这么的犀利啊。这么说来他家的林夕还是不错的。谢臣看了看林夕,林夕有些担心的看着他,谢臣朝他安抚的笑笑,眼角微微挑起,眉目倨傲,谢臣看着这些十□岁的孩子们淡淡的说道:“我要说的是,宋朝走到南宋,愧失大片江山不是赵构一个人的错。当然他错的首当其冲,他是皇帝却一路南逃,导致大片的国土沦丧。有一个岳飞不用,听信秦桧谗言,连夜12道金牌害死了一个民族英雄。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谢臣讲到这里顿了一下,底下的学生看着他,谢臣轻轻的笑了:“我现在想问你们的是,赵构难南逃之后在临安也就是如今的杭州成了首都,不再想北上,而是在这里安居乐业,有错吗?”

“老师难道他没有错吗?”底下的学生不解。

谢臣笑笑:“我刚才讲过宋朝的历史,说过他的国力很差,重文轻武。靖康之耻已经毁了大半的军力,民心。大半江山已毁,残垣断壁,民不聊生。”

底下的学生有点明白了:“老师您的意思是说,百姓已经不愿意再打仗了吗?”谢臣笑笑:“当然啊,什么年代都是不愿意打仗的吧,和平最重要吧。”

学生心理还是很郁闷:“可是老师。就算这样,我还是不解,他怎么能够不管失去的那半壁江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