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2/2)野地情史 / 檀二爷

才轻轻的提起行囊走出了生活近八年的简陋小屋,离开了这个充满了青春回忆,欢笑和眼泪的农场。虽然他的人已经渐渐走远,他的心已经剥离了一部分和顾卿的一同留在了这片红土地上,或许这辈子都没办法忘记那个喜欢胡来,爱闯祸的北京小爷了,就让这些慢慢的变成回忆沉淀到心底吧。

而顾卿带着这股情绪浑浑噩噩的晃悠了大半年,直到十一月底发生了女知青因赤脚大夫误诊母子双亡的悲剧,引动了整个云南的五万多知青大请愿要求回城的事件之时,他才暂时从感情的漩涡中抽身而出。

知青们带着“我们要回家,骨肉要团聚”的横幅四处游行,表达着他们急迫的想要回家乡的渴望,农垦部领导视察了情况之后,浩浩荡荡的大返城正式拉开了帷幕,1979年夏天顾卿阔别了生活了八年的红土地回到了北京的父母身边,成为了一名副食店的营业员。

原本就是个热情的人,立刻爱上了销售这个行业,一干就是五年,改革开放后顾卿也大胆的放弃了铁饭碗,成为了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个体户,到了九十年代他已经把生意坐到了俄罗斯,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俨然成了知情中颇具代表的成功人士。

☆、聚会

1994年春节刚过,顾卿从北京出发去往上海,这次他索性没坐火车开车从国道过去,此行的目的是要从上海采购一些布料样品和设备回北京,他打算今年直接成立一家服装厂,专门做国外的订单,甚至会考虑以后发展自己的品牌,总当“倒爷”是没办法继续发展的,他得把公司做出规模和档次来。

刚出了北京,bp机就响了起来,他把车停到了一家小餐厅门前,拿出大哥大播了对方的号码,里面传出陈冬的大嗓门:“顾卿,听得见吗?”陈冬正在车间外的办公室给他打电话,怕附近的噪音影响通话质量。

“听得见,啥事儿?”

“我刚才接到郭绫的电话了,她说上海有知青聚会,听说你要去上海出差,她就窜都着你参加呢,让我通知你时间地点,还留了个电话号码。”他照着电话本里的号码念了三遍,扭头看了看小黑板上的分房评分通知,他得从下往上才能找到自己个儿和老婆的名字,还有一堆人比他们困难,哎,看来要改变居住条件真得等着拆迁了。

“哦,记下了,她在上海混得挺滋润的么,大哥大都有。”顾卿笑着说,郭绫算是女强人了,其实这都得意人家二婚的时候嫁了个美国老公。

“那是,小洋房住着,比你还阔气呢,聚会多拍点儿照片带回来给我看啊,都十几年没见了,咱们都老了,孩子都打酱油了......哦,不对,你没孩子,我说你赶紧结婚吧,别一天到晚打飞机了,再晚几年不怕生不出孩子来?”陈冬说道,顾卿啥都好就是在婚姻和感情上定不下来,这些年也处了几个对象,但最后都分手了,现在的小蜜是个俄罗斯姑娘,每当这家伙带着小蜜上街的时候总有一群人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得,得,别他妈瞎操心了,孩子又不是我生,我只提供弹药,你比我妈还烦,老子乐意当钻石王老五,我继续开车,您忙吧,回见。”他挂了电话,对着后视镜笑笑,镜中的男人俊朗潇洒,双目炯炯有神,高鼻梁,薄厚适中的嘴唇,但脸上却带着一股沧桑的气质,的确,他们已经不再青春年少了,但他觉得现在的自己也挺有魅力的,没长将军肚,没啥特别深的皱纹,乍看也就三十刚出头,实际却已是奔四的人了。

他打开车载音响,塞进一盘磁带,不一会儿就传出了张信哲治愈人心的情歌:“为你我是那么执迷,我想直到一切都不负记忆,我还是会记得,为你经过的心情......在深夜的电话亭,等待寂寞向我来袭。”跟着音乐,他唱了起来,慢慢的把车开到了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