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2/2)逆向旅行 / 凉蝉

噗地往外喷香氛。

“双双年轻,她不懂为什么当年国博争取到了陈氏仪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应长河说, “当时跟我们竞争的有各类侦查机构, 几个直辖市的公安局, 几个大省的公安部,还有一些有名的院校,个个拿出来都是能震人的。相比较之下,只有国博是胜算最弱的一个, 因为我们给出的方案里, 陈氏仪不用于一切对现实生活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行动中。我们用它来寻找文物的线索。”

秦夜时见应长河是真心想要和他谈这个问题, 于是把自己心里的疑惑也倒了出来:“陈氏仪的资料我是春节期间才接触到的,包括当时陈正和和他的团队发生的事情。陈氏仪明明能做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最终给了你们?”

“就是因为它能做太多的事情。”应长河说,“这是一种取舍。”

在应长河工作的几十年里,见过许多普通老百姓把珍贵文物当做普通用具去使用的例子。

比如有几百年历史的瓷杯瓷碗被放在鸡笼子里装水装饲料,极为罕见的商朝铜器因为样式古怪毫无光泽, 从泥地里挖出来之后直接扔牛栏里装草。

一件文物被这样对待非常可惜,文物工作者听到都觉得痛心,但至少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一件武器就不一样了。

有一件可怕的武器,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出现大纰漏,因而需要取舍:是要封存它,还是使用它?

封存就比较简单了,直接放在保护严密的地方,让它无法发挥作用,或者干脆销毁,就当作它从来没出现过。

而如果选择使用它,则有两种可能:一是把它交给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作用的地方,让它的功能完全展现出来,二是有限制地、有节制地使用它,甚至把它用在一些乍看起来可能并不特别重要的事情上。

“为什么最后国家没有选择类似危机办这样的机构,因为陈氏仪没有对手。”应长河的茶冷了,他一边回忆一边喝了几口,皱起眉头:“你有茅,对手会持盾。你有枪,我最不济,也有件防弹衣。你要搞炸弹,我们有拆弹专家可以应对。懂了吗?有威胁的东西,必须有能与之应对的方式方法。”

秦夜时明白了:“没有可以应对陈氏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