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大国文娱 » 第320章 给乔布斯指出一条明路

第320章 给乔布斯指出一条明路

(2/3)大国文娱 / 香港大亨

品牌厂商,如果,消费者对于售后不满意,会反馈到品牌厂商。而品牌厂商则会给代工厂压力,责令其整改。

由于新爱的代工生产和售后一体化,而且,也是比较注重长期利益,所以,无论产品的质量,还是售后都堪称国际一流水平。而且,售后服务的贴心程度可以完爆很多国际大企业。因为,不少国际企业的售后,目的都是阻止消费者申请售后的**。比如,后来一些国际企业,把客服外包给印度,让消费者听不懂印式英语,进而就减少的申请售后的次数,长此以往就减少了客服成本。

然而,那种损害消费者体验的方式,林棋的坚决反对的。新创业电子除了关注创新和业绩之外,更关注消费者的体验。

“史蒂夫,实际上你不需要拥有工厂的!你应该把创业的重心放在研究市场和研发产品这个方向。只研发出最好的产品,找到核心的用户,让他们为产品疯狂和买单。制造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交给成本最低廉的代工厂。”林棋说道,“你看,电子行业大部分的元件的生产商,其实都是在亚洲,而并不是在美国。离开了亚洲的供应,美国和欧洲并不能提供廉价的电视机和电脑等等产品。与此同时,亚洲还是人口最大的洲,还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把生产基地设立在美国,不仅仅人工成本很贵,还有美国各种流氓工会组织的骚扰。另外,就是大部分的零件要走亚洲运输到美国组装,再把整机从美国运输到亚洲,销售相当多一部分产品,这岂不是很蠢?”

“对啊!”乔布斯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总是没有办法控制好成本,所以,产品不可能卖出比亚洲生产商更低的价格。正是天威价格因为,阻碍了产品的销售!”

“是的!消费者要解除一个新生的产品,如果我们把产品定价在3000美元,那很可能不能吸引大众消费者,仅能吸引极少数用户,那么就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林棋说道,“即使我们后来把高价的产品降价,频繁的降价会损失之前你购买我们产品的用户的感情。因此,我们宁可一开始订价很低上市,比如,市场上廉价的产品卖600美元,入门级卖1000美元,大部分厂商的同类产品定价在1500美元以上。当然还存在像苹果,嗯,我一直觉得之前你们公司的定价很有问题,早期的苹果公司产品卖1000美元,在我看已经是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一个临界点。再超过这个点,就极大的阻碍了大部分消费购买**。如果是我的苹果公司的领导者,你认为我会给麦金塔电脑定价多少?”

“不会是3pu都300多美元了!”乔布斯摇头说道。

“那是因为,麦金塔电脑采购太贵的硬件。实际上,当初我建议你们采购60美元一颗的xrm16,成本至少能够立竿见影砍掉300美元,性能比摩托罗拉公司的芯片只强不弱。”林棋说道,“即使是按照贵公司的产品的硬件成本来衡量,我认为,麦金塔定价998美元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数字!”

“998美元?!”乔布斯难以置信,“硬件成本就算了,虽然比998美元要超出一些,但是研发成本呢?渠道成本呢?广告宣传费用呢?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成本呢?”

“无视!无视!统统无视!”林棋摇头说道,“首先,我们得知道摩尔定律的规则。也就是说硬件成本是会降价的!我们坚持己原本不赚钱的定价销售,随着时间增长,我们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廉,渐渐的就产生了利润。另外,就是一个平台用户的增长,带来后续的利益。比如,我们盘古,即使硬件不赚钱,我们也丝毫不在乎。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软件市场,获得巨大的利益!就如当初的雅达利,其硬件实际上利润也不是很高吧,毕竟,硬件销售的利润,大部分都给了广告商和渠道。雅达利当初真正的利润,来源于软件,可惜,它不重视雅达利游戏主机上的软件质量,仅重视数量!另外,就是缺乏长远的技术研发投入,最终,雅达利就是这么毁了!”

乔布斯闻言,很兴奋的说道:“没错!如果早几年,我能够想通这一点,可能就不会落到现在这般地步了!”

这个年代的科技行业的厂商,都是一根筋,包括苹果公司在内,都是传统厂商思维,也就是卖硬件赚钱。通过零件组装成本到整机成本之间的差价来获取利润。

但这种利润在林棋看来,是非常不稳定的一锤子买卖。利润主要靠硬件,那么就必须要不断的卖硬件来赚钱,这样硬件的价格就不能降低,容易失去竞争优势。

而把硬件销售当成的平台渠道的建设,通过远远不断的出售后续的软件和服务来获取利益,这才是王道。

“那么……如果电视硬件不赚钱,我怎么才能通过这个平台赚到后续的收入呢?”乔布斯有点困惑。

“很简单……”林棋微笑说到,“等离子电视是高清数字电视,能够体验到其他电视完全不能比的画质。然而,现在的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的播放技术还是跟不上时代,需要进入数字化时代!所以,我们在销售了一定数量的电视机之后,出售后续的体验升级服务。比如,我们可以卖超高清vcd给用户,让用户能收看到720p画质的节目!”

“vcd不是新飞公司垄断的业务吗?”乔布斯皱眉。

“没关系,我可以做主,让新苹果公司获得北美、欧洲市场的经营许可,当然,仅限于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