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2/3)宠我,你上瘾了吗 / 公子越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八月份,我回到了建州乡下的家中。那天夜晚,我漫步在东溪流边,面对着山间田野的景象。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享受呆在家乡的感觉。

小小的村庄,小小的空间,这便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于是,我忍不住在心中默默念叨着:

二、三十年后,我一定要回到这里,等待着慢慢老去。一定要回到这里,等待着慢慢老去。等待着慢慢老去。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

九月,我来到了省城。长沙,重庆,省城,三座城市似乎有着两个共同点,都是火炉城市,城中又有都有名山。

这算是我第二次光顾这个城市,触景生情,便难免回忆起七年前的第一次。那是高考之后的时光,那一次与梦想有关的体检。

此时的我,根本不记得当时所去过的地方,所途经的道路。唯独留存于记忆中的,是盘根错节于路边的大榕树,以及伫立空中的高楼大厦。

七年过去,这两样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验证着物是人非这个词的内涵。令我感到吃惊的是,省城竟然没有通地铁,而这个大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工着。

我不禁吐槽起来,同样是山城,省城这个沿海省会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早已被大西南的内陆城市远远甩在了后面。

到省城几天后,我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应聘,成为了一名全职辅导教师,开始了新的工作。这段时间以来,除了睡觉和上班,其余的时间我几乎宅在屋子里。

偶尔抽出时间,到户外活动活动,但仅限于步行一小时的范围。我渐渐习惯了独自漫步在路上,或是享受自己的安静,或是凑凑别人的热闹。

左海公园,省博物院,西湖公园,三坊七巷,这些区域似乎囊括了我所有的业余生活。

那天在咖啡馆,我竟然在交友软件上看到了邵维的照片。这款手机交友软件在同志圈中很盛行。它具有定位功能,能搜索到周围也在用这款软件的人。

同时,它又是匿名的,具有隐秘功能,如果你不上传真实头像,就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我就没有上传头像,这一直是我的风格——内敛,不张扬,或者说是怯懦,不勇敢。

走过这些年之后,我的情感需求变得越来越淡,或许一个人久了就真的习惯了寂寞。于是,我交友的原则慢慢由饥不择食变为宁缺毋滥。

第68章:回头又见你

对于这样一款交友软件,我的心态便是以打望为主的。倘若聊几句后真是动心了,难免也会约出来见个面、逛个公园。

令我十分难忘的是一个学临床的在读大学生,在情感方面还像个孩子。学医的孩子对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这或许与我求学的经历有关。他叫。

那天,我在西湖公园见到了。虽然十分喜欢他,但只觉得我们两人恍如隔世般遥远。

我和约过两次面,第一次是在公园里,第二次在我的住所。虽然在我的住所里,我们彻底地发生了关系,但坦白说,我更加怀念在公园里和他若即若离的粘稠感。

两次见面之后,我写下了关于的两段文字——

“初见。初见的你,青涩,单纯,傻乎乎,真切切。我仿佛穿越过人间的烟火,回到象牙圣地。我总是忍不住侧视你的脸庞,又不敢让爱慕的眼光停留太久,生怕惊动你的纯真。湖边并肩,我对你掏心窝,你对我开肺腑。终于,黑岩之上,你扣住了我的手,我搂上了你的颈。夜太美,却短暂。分别依依,尤伤一分永离。”

“再见的你,依然让我不知所措。教室里,我看见了你的羞涩。草地上,我听见了你的幸福。你的快乐是简单的,如亲情友情般。我的快乐是粘稠的,像猜不透的爱情。你淡淡的喜欢,我深深的眷恋,半个月来,我们有了独特的故事。人生是花瓶,我已经破碎成片,而你完美如初。我爱你,我羡慕你,我想成为你。或许,你只是一个影子,只是一个过去。”

之后,我去他的学校找过他几次,但他只是和我草草见个面,有时甚至拒绝和我见面,害我白白等了几个小时。终于,我还是狠下心,结束了对他的爱慕和念想。

这件事之后,我的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或许我和这个圈子的缘分已尽。直到那天,我偶然认出了邵维的头像,并且他就在距离我一千米的范围之内。当时的一刻,我那不靠谱的第六感告诉我,缘分或许又一次降临了。

我常常这样认为,会是最后一个让我动心的人。当恋爱变成麻木的例行之事,还有什么心可言。

于是,我总想回到过去,想找回过去的那些人,想重温过去的那些事。可是,我又能将谁找回呢?

李宣还在北京,每年春节都没能见一面。李雷的手机号码早已经丢失,虽然一直留着他的聊天帐号,但却一直不敢再添加他为好友,因为害怕他会拒绝。

我想要找回的不只是这些人。曾有人告诫我说,千万别跟任何人谈起任何事,因为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比如说任意,胡戈,比如说朱航,阿磊,比如说,我的高一同桌涂皓,以及追求涂皓的邵维。我幻想过和其中某些人的偶遇,但没有想到,时隔七、八年,我会在省城见到邵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