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3/4)[综]颠覆剧情 / 桃之夭夭夭夭

却见了几个地痞,对街边小摊的卖食随手就拿来吃,不吃的也随着心意糟践,那些小摊贩都是敢怒不敢言。平安见了忧虑,她是个姑娘家,若真做了生意,哪怕再低调隐忍,这容貌也招祸。最后她想起那家纸货铺所在的长福街,动了心思,想着若是去哪里摆摊子,真有个万一,也能厚着脸皮去求救。

十娘知道她一贯有主意,这个心思也不是一两日,见劝不动,也只能暂且搁下。

平安不是古代羞怯的小姑娘,与十娘商议定,便寻到新房子的邻居攀谈。邻居是一家十口,一对儿老夫妻,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养了两个孙儿一个孙女儿,又有一个寄居的十五岁外甥。昨天匆忙来买房,平安怕房子又不好的牵扯,特地寻了周边街坊闲话,其中这家的老婆婆特别热情,说话也诚恳,这也是平安最终愿意买下这处破败宅院的原因之一。

有个好邻居胜似有个好亲人。

平安一面与曾婆婆闲聊,一面拿出准备好的果脯分给曾家的三个小孩子,顺便介绍了杜十娘。当然,在提到十娘名字时,她用了十娘的本名“杜媺”,唤十娘为“媺娘”,对外称两个是表姐妹。

曾婆婆倒也问过一回两人家乡父母籍贯,平安只给予苦笑,曾婆婆料想又是一番伤心事,便体贴的没再追问,总归不是恶人。明朝实行保甲制,一户一长,十户一甲,十甲一保,若有外人来,保长坊正都要详查,否则一旦出事便要连坐。关于此事,平安早有预料,早先买房时没少拿银子打点,恳请保长坊正为十娘身份保密一二,只为能清净度日。

如今平安打听的乃是建房的人工、材料、工期等事。曾婆婆家人口多,负担重,家里男人儿子都有一把子力气,平日邻里街坊谁家修房盖屋,都会去打个短工赚几个大钱补贴家用,因此十分热情说的详细,并提出做工的意思。

平安想了想,干脆将此事全权委托给曾二爷。

曾二爷便是曾婆婆丈夫,兄弟里行二,邻里街坊都沾亲带故,如今他年纪大了,辈分高,多是称呼其“二爷爷”。

曾婆婆意外得了进钱的差事自是高兴,连连承诺必会尽心,两人又商议了些琐碎事,约定明日再来送银子。

十娘见平安办事如此利落稳重,又惊奇又羡慕,原本还存留的一点儿伤感也都忘记了。平安为两人的日子如此劳碌,她岂能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十娘别的不如平安,但算账比平安精细,又沉下心苦学绣法,没有烹饪天赋,便学着煲汤,力求为平安减轻负担。

买人一事十娘始终记在心上,寻摸了好几日,终于在牙婆子手里买了一户人。这家人据说是逃难来的,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户,因为家乡闹灾实在活不下去,才卖身寻口饭吃。四十来岁的夫妻,带个十五岁的女儿。难得这对夫妻没将女儿卖到大户人家或青楼楚馆,历来灾荒年间,典儿卖女的不少,这对夫妻多年无子,好容易得个闺女自然疼爱万分,早先便与牙婆子说不进大户人家,就怕长相清秀的女儿会招祸。

十娘看中他们本分老实,彼此都满意。

家中琐事都安顿好,平安拿着画好的推车图,打算去找木匠做出来。平安也没指望做一辈子小买卖,但万事开头难,积小成大,等以后遇上好商机再转不迟。

她刚一出荷花巷便遇着一辆富贵马车,起先没在意,可瞧着马车却是径直到了自家院门前,一个随从去敲门,另有个穿着富贵的公子从马车上下来。平安顿觉不好,忙绕路跑到后门,是秀姑开的门。秀姑便是买来的女孩子,做事勤快,手脚利落。

“安娘怎么又回来了?”秀姑很是奇怪。

平安却顾不得和她说话,一阵风似的跑去前院门,刘大正开门,却听嘭的一声,平安直接将院门重新关上,啪嗒落下门栓,根本不理会门外被撞的满脸花的随从大呼小叫。

刘大吓了一跳,加上刚来不久,以为办错了事,越发拘谨忐忑:“安娘这是……”

平安见刘大紧张,又见十娘闻声出来,便将几个人都叫到一起,先是与刘大三个郑重交代:“这几日不论来了什么人,都要问清楚底细,稍有不妥当的便不可开门,若是来了什么年轻男子之类,更不能让人进来!家中只我和媺娘两个年轻主子,若是传出什么不好的风声,可是会逼死人的。”

刘大与刘妻满脸凝重,纷纷应诺。

待刘家人下去,面对十娘疑问,平安叹息道:“李甲是心愿得偿带着银子返家了,可早先那位孙公子没能如愿,岂会甘心?”

“那孙富找来了?”十娘皱眉,深知若真如此,只怕往后没个安稳了。

“没敢细瞧,但那样富贵的马车,又知道咱们住的地方,十有八九就是他了。”平安不由得又将李甲大骂一通,竟招惹个祸害给她们,她与十娘无财无势又是弱女子,兼之又是从烟花之地出来的,一点儿流言都能毁了她们苦心筹谋的一切。

“那该如何是好?不如搬家?”十娘也深知麻烦。

平安摇头:“那孙富有的是钱,哪怕是咱们暂时躲开,他若有心,总能将咱们找出来。”毕竟搬到何处住,当地的坊正都知情,要备档,孙富真有心找人,花钱就能查到。

“那……”十娘没了主意,心下也将对李甲的怨愤转为恨意。

之前李甲虽负了心,但到底出头将她赎了出来,她只念着这一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