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2/4)重塑人生(娱乐圈) / 八爷党

圆桌面上还摆着各色牛羊肉片、水晶粉、茼蒿、白菜、鱼丸、虾滑、牛肉丸等食材。

刚刚刷新了自己主人翁存在感的卫麟煊给大家分好火锅蘸料,心满意足地坐在袁导的右边儿。

跟袁导一起过来的“蹭吃蹭喝团”的团员里边儿,除了之前跟陆衡有过合作的周婧晓,剩下的几位陆衡全都不大认识。

袁导就趁着涮锅子这段时间,边等吃的边给陆衡介绍这一伙人:即将扮演男二号老钟的百合花影帝狄青云,扮演反派大军阀的老戏骨姜尚,扮演老钟接头人的赵光禄,编剧刘羲和,还有两个制片方的代表。

除开陆衡之外,剩下这几个人全都是袁一生用惯手的老班底,工作上的默契程度自然不必多说,私底下的交情也都非常深厚,尤其这帮人大多是燕影和燕戏毕业的同学校友,搁燕京这皇气充裕的四九城里呆惯了,人都变得特别贫。聊天说话就跟对口相声似的,听的陆衡和卫麟煊两个人耳不暇接,都快笑成两个小傻逼了。

“蹭吃蹭喝团”在袁一生的领导下侃了一会儿大山,铜火锅里面的涮牛羊肉片和大虾就熟了,一层层水雾从翻滚着的热汤里氤氲而上,独属于涮锅子的鲜香气息顺着腾腾热气在饭厅弥漫开来,生平最好吃的袁一生深吸了两口气,夹了一片羊肉放进碗里,蘸着麻将红方和韭菜花的蘸料吃掉,淳朴浓郁的口感在舌尖炸裂,袁导激动的一拍大腿,忍不住称赞道:“好吃,地道。”

“小衡你手艺见长啊!”夹了一块地瓜片的周婧晓眼睛一亮:“这地瓜怎么这么甜呀。又面又甜。”

陆衡笑道:“这地瓜是我爸妈过年前回老家带回来的。种的时候没施化肥,纯天然绿色产品,所以比市面上卖的更甜更面。”

陆衡这么一说,大家立刻想起陆衡他爸妈在燕京开的那几家柴火炖,其中有不老少人都去吃过,袁导更是柴火炖的忠实客户。

“……我听说你爸妈要在郊外建度假村了是吧?”袁一生笑眯眯说道:“什么时候建成了,也请我们去玩玩好不好?”

陆衡当然受宠若惊的连连说好,如果建成的度假村能有这些大咖来帮忙暖场,那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卖点。

袁导的话也给了陆衡一丝启迪,他决定能度假村建成以后,还没开张前,邀请自己在圈内的好朋友们都来玩一玩。一个是将来给度假村打打广告做宣传,二来也是大家好好聚一下。

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眼下的任务还是探讨《黄金两百万》的拍摄事宜。

袁一生是个特别喜欢在拍摄期间将剧组成员约到一起开会的导演。一天的拍摄收工以后,大家伙儿先不忙散摊儿,而是趁着吃晚饭吃夜宵的机会,聚在一起聊聊白天的拍摄感想,聊聊对角色的感悟,对剧本的感悟,通过每一个人深思熟虑下的畅所欲言,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什么灵感的火花。

因此袁一生也是个特别喜欢在拍摄期间改剧本的导演。因为他一直觉得,很多编剧或者导演,在最初敲定剧本的时候,思维相对狭隘,不一定能看出剧本中的逻辑漏洞,这个时候就需要担任角色的每一个演员,通过自己的视角来阐述剧本分析剧情,以此来完善剧本。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发表言论的演员必须是在摸透剧情和角色的情况下阐述真知灼见,而不是出于什么私人的目的抢戏改戏。这就要求参与聚会的演员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上必须令人信服。

迄今为止,圈内有资格加入袁导这个约饭聚会的演员不足双手之数。而且每一个人在圈内的地位和名誉都是毋庸置疑的。

陆衡之所以在开拍之前就有这个荣幸,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曾斩获过金乌奖最佳男配角和柏林影帝这两座奖杯,在业务水平上绝对毋庸置疑。至于戏品或者说是人品这方面……

这也算是袁一生和剧组其他人对陆衡的考验。

陆衡拿到《黄金两百万》剧本的时间并不算长,对剧本的研究当然也没那么深刻。不过他上辈子倒是看过成片,也看过不少知名影评人对影片堪称鞭辟入里的点评。

就着记忆里这点存货和自己对于成片的见解,陆衡简练地说了几句。优点在前,不足在后,话虽不多,但刀刀见肉,句句在理,充分表现了陆衡作为一个剧组“新人”的谦虚谨慎和职业素养。

袁一生对陆衡的表现非常满意。觉得丫不愧是年龄最小的金乌奖得主和柏林影帝,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吃饱喝足考校完毕,袁一生等人心满意足满面红光地离开。临走前还特地嘱咐陆衡要多看剧本,“有什么问题咱们电话沟通,争取在开机之前把剧本敲定下来。”

陆衡心下一乐,心说这种话也只有袁导这么龟毛的改剧本狂魔才说得出来。

而袁导也不复“改剧本狂魔”的美名,在电影正式开机之前,《黄金两百万》的剧本又大大小小地修改了不下三回,就连陆衡之前一直无缘得见的女二号都莫名其妙地换了人。

四月一号,在这个很特别的日子里,《黄金两百万》剧组在横店正式举行了开机仪式。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第六代导演,以及底蕴最为深厚的电影班底,袁一生执导的新片的开机仪式毫无疑问是盛大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娱乐媒体全都到场,狄影帝周影后甚至是陆衡家的粉丝们也都自动自发地聚集在片场。

陆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