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2/4)论白月光的自我修养 / 长歌一笑

将国事变为了帝王家事。既然是家事,当然用不得旁人插手,端看谁的手段更高明而已。

沈慕离离宫第七日黄昏,烽火终起,撕碎了宁静的夜。

这一场逼宫,并不轰轰烈烈,以一种近乎缄默的开场始起,带着铁血的气息,兵刃交接的闷响,沉默地推进着。许多人在梦中之时,外面便偷换了天日。

……

王雅婼是被宫女的尖叫喊醒的,睡眼朦胧里,意识迷迷糊糊,她下意识地冷声责备宫女的不长眼。

“怎么如此喧哗!成何体统!”仅仅穿着一层内衣的太上皇直起身子,一手拉过枕边人的腰,一手掀开床幔。

灯火已经通明,七八个太监丫鬟瑟缩着站在室内,三两个人紧张地看着门外,穿着铁甲的侍卫首领沉着脸快步走了进来,“晋安公反了!”

太上皇与王雅婼已经匆匆忙忙套上外衣,闻言先是不可置信,瞳孔猛缩,思维一时有些迟钝,似是没听清这句话的意思,心思微转之后,终于明白过来,当即大怒:“好一个陈锐!好一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也不怪两人的表情如此怪异,晋安公陈锐几乎算得上两人一手挖掘出来的,一直以来都是两人最信任的将临之一,不然也不会将京城的安危交到了陈锐手中。太上皇自问有识人之明,看得出陈锐并非有野心之辈。况且以陈锐的能力,大老粗一个,带兵打仗还行,管理一个国家却是无异于天方夜谭。那么陈锐为何会造反,或者该问,他的背后到底是谁!

两人既然重用陈锐,自然对陈锐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他的人生经历也简单,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混混,之后又一直在帝后观察下,完全没有看出他背后有什么其它势力。

现在想这些也晚了,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处理眼前之危。王雅婼慢了太上皇一步走到了宫殿门前。宫殿之外熊熊燃烧的火把下面色肃穆,一看便知道乃是精锐的士兵排成两列,宫殿已经被包围。领头的正是陈锐。

空气中飘荡着浓稠的血腥气,看来双方之间已经打过了一场。仍然固守在帝后身边的侍卫只有二十几人了。而敌军的数量显然碾压己方。

王雅婼何曾见过这样的明晃晃的杀戮现场,她不禁有些恶心,想要呕吐。身前一贯对她贴心细微的前帝王此时却顾不上他了。

“朕自问待你不薄,你为何会背叛朕?”太上皇心知就现场而言,局面已定,也不是该发火的时候,因而语气竟然没有震怒。他想要拖上一段时间,等待新帝前来解围。

陈锐的脸色一变,身子依旧直挺挺地站在原地,并没有回答。

太上皇看清火光下陈锐的脸色转变,微微沉吟了一会儿,继续开口:“你不是主谋。”他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并不吃惊,“朕实在想不通有谁敢重用一个背叛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人的人。”即使不知道陈锐效忠的人是谁,也并不妨碍他挑拨陈锐与那人的关系。

身后王雅婼终于定神,脑海中灵光一闪,跨步上前,“是萧洛扬对不对?”声音不复温和,尖锐刺耳。

太上皇心下一惊,这个答案从未出现在他的心中,即使王雅婼一直说萧洛扬未死。可看了看陈锐的神情,太上皇终于明白王雅婼所言非虚,“朕不该不相信梓潼。”他沉痛对着王雅婼道。

王雅婼百感交集,很快压下这异样的情绪,“你不去救他?”王雅婼摇摇对着陈锐喊。萧洛扬不该呆在天牢中吗?她一直有派人监看着他。

“殿下现在正在乾清宫。”陈锐终于开口,一开口便是惊天大消息,“所以……老圣人、太上皇后娘娘,你们不必想着陛下前来营救了,他自顾不暇。”

☆、故事之后(十三)

乾清宫处的战斗比陈锐所在之处要激烈得多。叛军到达宫门外之时,萧洛衍已经组织好了侍卫,也排出了一个小太监去传信,只是被拦截了下来。

即使状况再激烈,也有完结的时候,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结束的时间也并不算太长。

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小,直到寂静。萧洛衍听见自己急促跳动的心跳声,面上却仍然一片平静。他身旁掌灯的宫人已然吓得花容失色,只是身体的本能支撑着她僵直站在原地,履行着应有的义务。

在这样的寂静里,脚步声声渐渐靠近。脚步声沉稳有力,节奏感十足,并不显得凌乱。这是……士兵的脚步声,萧洛衍判断。在这井然有序的脚步声中,有一个人的脚步声明显不同于其他人。不轻不重,略领先众人,仿佛独立于其余声音之外。只听那声音,萧洛衍仿佛便能一个贵公子漫步而来的身影,这便该是那领头人了。

萧洛衍于高座之上,探究地看着那人的身影越来越近,看清那人容貌的那刻,萧洛衍脸上的平静表情第一次裂开。

那人穿着与上一次所见之时截然相反的墨色长袍,容颜依旧清雅无双,如同水墨画般写意fēng_liú。因为这一身墨色,而添了几分凛冽。

“原来真的是你!”萧洛衍失声,他猛然站了起来,脚步一时之间有些不稳。

沈慕离停住脚步,从下方往上看萧洛衍。本该是仰望的姿态,可萧洛衍却觉得自己才是低微。

初见这人之时,他是君,沈慕离是民,他高高在上俯览着这人;而今形势颠倒,萧洛衍竟有些哑口无言。其实两次见面,沈慕离这个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算冷清,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