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2/4)我真不是你师父 / 一只大雁

笑道:“我倒是忘了,收他入门的人究竟是谁。”

越青峰说:“庆生的资质虽是差了一些,可机缘巧合,又有谁说得清楚,怎么?那件事与眼下的事情……莫非有关联?”

顾渊说道:“我只是想,而今修仙之风盛行,想要骗走一个人,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方法。”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越青峰心想,不少名门大派门规森严,弟子入了门,便要尽力断绝所谓的七情六欲,与家中的联系极少,那人便如同是自人间消失了一般,而不少家人都是能够理解的,也不会刻意去寻他们……流山派后山的那些尸骨,或许并非全是流浪乞儿,也有可能有这样的人存在。

听那樵夫所言,这些日子被路过“仙师”看上的人想必不少,他们三人一同走了回去,决定再找那樵夫仔细问一问。

樵夫被他们吓得不轻,越青峰一问话,他立即便老老实实的全说了。

这些年来,确有一位仙师附近的几个小镇上收了好些弟子,那些人只要跟他走了,便杳无踪迹,连给家里写信都是极少的,如同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樵夫觉得十分古怪,可镇中人却好像都魔怔了,但凡那人来了此处,他们便争先恐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面前,得对方一句资质尚可,便如同捡了几百两银子一般开心。

这顾渊倒是能够理解,附近几个小镇都不大富庶,大多人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挨着饿着过日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过,刚才附近的修仙门派,虽说不一定能包你羽化登仙,可吃穿用度,肯定是不愁的。

再者说,入门弟子鲜少与家中联系,似乎已成了一条众人皆知的规矩,家中人再想念他们,也不会轻易坏了这规矩,大约还觉得没有信件往来才是正常的。

哪个门派会在普通的小镇中,这样来来回回的招人呢?这实在是令人觉得可疑,顾渊更是觉得那些人只怕已变成了流山派后山中的累累白骨,而他的家人,还在做着修仙的美梦。

越青峰也意识到了不对,开口问:“那名仙师长得什么模样?”

“是……是个老头儿!”樵夫脱口而出,“跛脚的老头!”

第57章

天下跛脚的老头儿成千上万, 可他们熟悉的却就只有那么一个了。

顾渊与越青峰目光相交,各自皱起眉来,顾渊问:“那人可还有什么特征?”

这樵夫原是吓得不轻, 越青峰问话时又冷冰冰板着一张脸, 形容严肃,甚为吓人, 唬得他更是惶恐不安。眼下顾渊却不同,他为人本就亲和, 生得也讨人喜欢, 细声问了这么一句, 大约是怕樵夫不肯直说,还安慰他道:“你不用害怕,也不要着急, 慢慢与我们说清楚。”

一句话下来,那樵夫倒真的平静了不少,顾渊又请越青峰发话,先叫人将他松开, 这樵夫甚为感激,一股脑地将整件事情都说了出来。

他说那仙师是位跛足的老者,几年前偶然经过此处, 为他们除去了附近威胁镇子的妖邪,带走了几名据他所说是“颇有资质”的年轻后生。大家也都知道入了那些名门正派,与家中的联系会少上不少,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就这么断了联系, 除开刚刚离开时,有一人还偶尔会朝家中写信,其他人干脆便杳无音信了。

顾渊问:“你可知道信中都写了些什么吗?”

那樵夫道:“就是与他家老娘亲报个平安,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顾渊又问:“他一直都有往家里写信吗?”

樵夫想了想,答:“写了大半年吧,之后也就断了。”

顾渊不由觉得奇怪,写了大半年,忽然就断了,难道这人的家中人没有想过他会遇到什么不测吗?这事有些反常,他觉得头痛,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樵夫口中所说的老者,会是易先生吗?如果真的是,那他又是哪一个易先生?

越青峰已然开口问道:“他可曾背着琴。”

樵夫一下并未明白越青峰所说的意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说:“那老头儿……好像真的抱着琴。”

天下跛足之人虽多,可以琴为武器的,大约就只有易先生一人了。

只是单凭樵夫所说的这几句话,他们无法判断这个易先生究竟是哪一个易先生,那些被他收去的年轻后生究竟又出了什么事。

樵夫又往下说道:“他这几年来了好几趟,镇中开始有人觉得古怪了,我去附近的几个镇子打听过,算起来,他已经带走十几个人了。”

他们推论至此,更多的却是无法猜测,越青峰放了这名樵夫,遣人将他送回镇上去,仔细想了片刻,说:“这件事,问问庆生便好。”

庆生好歹在流山派中住了些日子,若门中有十余个弟子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他应当会知道。

联系庆生花费了些功夫,这传音符操作不易,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仔细一问,庆生却说他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些人。他甚至说这些年来,流山派除了公开挑选弟子之外,平常零散着的也不过只收了三四名小弟子。

那么那些人去了何处?顾渊等人虽然不知道,却也能猜出他们的结果一定不会很好,既然如此,这樵夫所见的易先生,应当是由尹千面假扮的易先生了。

顾渊叹了一口气,心想这尹千面果真是阴魂不散,令人生厌。而更糟糕的是他们还猜不出他如此行事的动机,只是被动着随他的举动来作出应对,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