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2/3)青天记 / 焦尾参
青天记 | 青天记txt下载 | 青天记手机阅读

被害又被人用这样的形势绑在牌坊下,这两天又没有生人出现在王家村,这是桩命案,这村里,人人都有嫌疑。”

族老面面相觑,“杨大人,你可要帮小娘子做主啊。”先说活的是卢家村的人。

“大人,大人。”王家族老说,“这事不妨等我们商量一下再给你答案。”

族老们说着互相搀扶着出去了,柳珣奇怪的问道,“这个要商量什么?命案啊,当然要找出凶手。”

杨峤笑着摇头,“熟人作案,不会希望外人来插手。尤其这种宗族聚集的地方,村长族老说话比当官的说话好使。”

“那他们说不查你就不查了?”柳珣说。

“如果他们愿意息事宁人,你也没办法。”杨峤说,“兆尹大人只期盼不出事,你总不能说两家本来没事了,你非要查案还弄的两家出事,当官啊,□□是第一要事。”

柳珣想不通,表情变了几瞬,最后说,“在翰林院的时候,别人不让查你也查的起劲,怎么到了京兆尹,你的胆子反而变小了。”

“那不一样。”杨峤耐心的解释说,“翰林院我们查的是当官的,是渎职的官,查出来就官帽落地,少了这些渎职的官,官场清净,老百姓也得利。”

“但是百姓不一样,大多数百姓涉及到命案都是身不由己,如果在这还一味的追求公理公正,那反而不是一种公平。”杨峤说。

“但死去的是一条人命啊。”柳珣说,“死去人的意愿就不重要了吗?”

“死去的人也很重要。”杨峤说,“如果可以有机会,我一定会还她公平,但是如果没机会,我也爱莫能助。”

柳珣闻言鄙视的瞪他,片刻后两家族老都进来,连带着原本说根本不能共处一室的两家苦主也来了,别别扭扭的跟杨峤说,那小娘子是因为新婚后丈夫总不回家,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如今两家人已经达成共识,择吉日好把小娘子下葬送她早日轮回,就请大人高抬贵手。

杨峤沉吟一会,“如果那个坏人还在,以后也许还会有无辜人受害。”

“大人请放心,咱们村一直都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没有坏人,以后也一定不会有死人出现的。”村长说。

因为这桩命案草率了解的原因,柳珣气呼呼的回去,得得儿在外围观了柳珣跟着杨峤半拉下午,想着少爷也许想一尽地主之谊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席面,然后柳珣回来听得得儿说宴席安排好了,翻个白眼,“搞什么宴席,弄点清粥小菜。”

“啊,不对,宴席照样给我端上来,少爷一下午没吃东西呢,清粥小菜给杨峤送过去,就当一尽地主之谊了。”

“啊,少爷。”得得儿为难的说,“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是不太好。”柳珣说,“青袖又犯了什么错?他勤勤恳恳忙了一晚上又一百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得得儿,你另外置办席面好好招待青袖,清粥小菜给杨大人送过去,千万别怠慢了。”

“是,少爷。”得得儿无奈的说。

第27章 玲珑骰子(四)

镇国公府分家,三房住到五房曾经住的院子里,四房和二房住的稍远点,但总归理镇街上,只有五房是搬到东牌坊大街。老太太把所有姑娘都留在身边养着,想着二姑娘的婚期定在腊月初,出阁前最后和家中姐妹们相处亲热,任氏也不是个小气的。

就是三房住在隔壁,说是分家,一家子老少都在镇国公府起居,美其名曰陪老太太,任氏也就偶尔约乔氏来喝茶时吐槽一下,其他并不多说。

“我就当是过不下去上门来打秋风的亲戚,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啊。”任氏说。

乔氏笑,两人约起来喝茶,多半是让商行的人送册子上门,或者是让绣娘带了布料花样上门订新衣,在品味和花钱这方面,两人差不多,能凑一块去。

镇国公的嫡长子,当年说亲的时候定的治国公府的庶女,可是跌破了不少人的眼睛,治国公虽也为国公,但并没有比镇国公高一级,这样的人家庶不配嫡是定例。不过任氏出阁十里红妆,再加上出嫁后治国公府也处处给姑娘做娘,旁人道治国公府就这么一个姑娘,如珠似宝,镇国公太太是个实在的,不看虚名看实在。

任氏年轻的时候不懂,还真对老太太感激莫名,后来吃了亏就晓得了。

三房不怎么和她们来玩,四房太太偶尔回去东牌坊大街找乔氏八卦,这样说来,任氏刚硬,二房李氏是续弦天然和他们隔了一层,三房王氏掐尖要强,四房袁氏,是老太太娘家人,生的头一个女儿又乖又好还做了贵妃娘娘,原本该是最得老太太喜欢的,无奈是没个儿子,连后院的妾氏都没得一个儿子,老太太总疑心是不是和她有点妨碍,袁氏只能陪着小心,左右逢源的来讨好妯娌。四个互相都处不到一块,就乔氏和谁都能说上几句。

当然这和乔氏的身份地位最低也不无关系。

袁氏是来和乔氏说柳珣的婚事的,说宫里的娘娘也很关心弟弟们的亲事,原本珣儿刚中探花那会,许多人家都动心呢,如果当时定亲就好了,现在两下分了家,没有镇国公的名头,珣儿就只有一个五品官的爹,许多人都迟疑了呢。

“前些时日升了官,如今是正四品了。”乔氏品茶道,“升职的时候正好是分家,就没大肆宣扬。”

“正四品,真不错。”袁氏说,“没了家族助力,还能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