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不好,连忙喊道:“保护殿下,拦住乌师庐。”

说完和卫伉一左一右朝乌师庐率领的精锐骑兵绕去。

要说那些被江充矫诏调动的期门军和羽林军原先对张贺的说法将信将疑,现在看到满街的匈奴人骑兵想要杀死太子,心里也知道江充恐怕是骗他们的了。

因为皇帝再怎么不满太子,也不会让胡骑来截杀太子,这样诡异的事情竟然在长安城上演,而自己都成了奸人手中的棋子,不由得心生悔恨。

刘据看到乌师庐放话想要杀自己,也并不慌乱,只是唤道:“魏姚,现在看你的了。”

和正在英勇厮杀的张光不同,魏姚是文官,靠的就是三寸不烂之舌,他应声纵马向前,对着期门军和羽林军说道:“太子是国之储君,陛下和太子父子情深,就算有误会也只会下令捉拿太子来问,又怎会让匈奴人来谋害太子,现在分明是江充勾结胡人作乱,先前长安城的瘟疫,就是这些胡人故意在我汉家马厩等地投放病死的牛羊引起的,胡人亡我之心不死,太子母家卫家又世代忠良为灭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因此深受匈奴人痛恨,想要借江充谋逆之机将太子全家和卫家全数谋害,尔等受江充欺瞒,险些铸成大错,还不赶快随张贺、卫伉两位将军一起对付胡骑,保卫太子安危,戴罪立功。”

羽林军的前身是建章营骑,最初就是由卫青担任建章监的时候一路训练发展起来的一支精锐骑兵,现在羽林军中不少高级将领,最初都跟随卫青霍去病打过匈奴。

此时,看到卫伉披甲在马上厮杀的英姿,看到他后面那面烈烈飞扬的卫字战旗,又仿佛回到了那些热血飞扬的战场生涯。

“兄弟们,我这身军功都是当初跟着大将军打下来的,卫家怎么会造反?我们不能帮着匈奴人打太子,把这伙胡人从长安城赶出去。”

“驱赶胡骑,保卫太子!”随着一声声的口号响起,羽林军率先加入了张贺他们迎战胡骑的队伍。

期门军的首领正在犹豫,突然看到华阳街上飞奔而来一队人马,约摸十几个人左右,打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光禄勋韩说。

韩说对他手下的军队高喊道:“我被江充囚禁了起来,致使你们被其调动,我先前从甘泉宫回来的时候,没有见到陛下,有黄门假传陛下的旨意让我去捉拿太子,已经被太子识穿。”

张安世在一旁补充道:“我当时随侍在陛下身边,为首的奸人已被当场诛杀,陛下严厉处置了这些人,并且亲自下诏让太子回长安城平江充之乱,并且授予了太子调动兵力的虎符。”

“现在你们信了吧,诏书是真的。”张贺从袖中拿出虎符,高举起来,“这虎符也是真的,全部汉军听我号令,即刻围剿作乱的胡骑和江充乱党,如有抵抗,格杀勿论。”

韩说也说道:“速速听从张将军号令。”

至此,被江充调动的汉军全部倒戈,局势发生了逆转,在长安街头支持江充的只剩下了一万胡骑和几千事先和江充勾结自知无法脱罪只能孤注一掷的北军。

而听说长安城大瘟疫是匈奴人导致的长安百姓也非常愤怒,他们除了小部分原先就被太子发动,勇敢地站在太子这边战斗的勇敢的年轻人之外,其他人虽然不敢直接和胡骑对着干,但躲在暗处,朝胡骑扔花盆、菜刀什么的,还是防不胜防。

原本在张贺、卫伉、刘据三路军队联合打击下已呈颓势的胡骑瞬间溃不成军,乌师庐无心恋战,带着精壮骑兵率先突围。

通往直城门的弛道已经被张贺、卫伉率领的北军堵住了,乌师庐只能朝北往西市横门方向溃逃。

这一天长安城的百姓见识到了日后还会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奇景,在北宫和武库坚守了一天一夜的太子和部分南军卫士,在张贺卫伉带来的北军的帮助下,击退了匈奴乱党,匈奴人就如兔子一般飞快地在华阳街上策马狂奔,而打着太子旌旗和卫字帅旗的汉军在后面穷追不舍。

“说道那乌师庐好不容易逃到了西市门口,却被等待在那里的霍去病一箭射穿心口,真是大快人心。这位客官你听了如此精彩的故事,是不是觉得热血沸腾?要不要再加一碗西域来的葡萄美酒助助兴?”

多年之后长安城街头酒肆说书人说完这些精彩部分之后,如此对客人劝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补完三千字数,今晚还会二更^_^

这章后面热血沸腾的部分我是听着《河西走廊》纪录片那首“励精图治”写的,气氛很合拍,感觉可以脑补成贺贺和太子一起创业

.xiaqoo5f78a43?=a1z1va

第186章 噩梦

凉爽的秋天的晚风吹来略微带甜的香气, 刘彻在昏昏沉沉中觉得, 这大概是甘泉山上桂子的清香了。

虽然将诏书和虎符交给了太子, 但刘据是他从小到大看着长大的,虽然已经身为人父,在刘彻眼里, 太子一如当年那个刚诞生的柔柔弱弱的小奶娃。

刘彻到底是放心不下太子一个人前去平乱, 那长安城事态混乱, 他处理得了吗?但是最近刘彻的病情也是越发严重了,先前又是半夜审问奸人又是听闻京城乱起忙着委派布置, 很是耗费了一番心神,刘彻本来想要休息一会便动身去长安,没想到这么一番折腾之后病情更加严重, 他再接触床榻之后便觉得浑身乏力, 意识模糊, 竟是再也起身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