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3/3)[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兵来到甘泉宫北宫门,那守门的黄门远远看到来人,竟然匆忙折返回去,慌慌张张让卫兵将大门紧闭了。

“听闻陛下病重,太子刘据星夜赶来求见陛下,请通禀。”张贺对着紧闭的大门高喊了数声,里面并没有人来开门,连个应门的人都没有。

张贺和刘据对望了一眼,都觉得这其中非常古怪。

同行的张光是个暴脾气的人,上前一双拳头捶得门发出巨大的响声,同时高声嚷道:“太子殿下来了,闭门做什么?快开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上好锦缎裁剪成衣裳的中黄门,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面皮白净,领子上镶着一圈貂裘,看起来是个地位颇高的太监。

“小人见过太子殿下。”那黄门不紧不慢地说道,“只是陛下前些日子病重,不愿意见人,已经吩咐下去任何人不见了,虽然太子骑马劳累,甘泉宫还是不便接待,还请太子往云阳县驿站歇息去。”

“你见你有几分眼熟,想是在父皇身边常见的。”刘据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名唤常融。”自称常融的黄门回答道,他带着一队士兵挡在门口,不让刘据等人进去。

常融,这个名字张贺倒是有些印象,历史上巫蛊之案发生前,因为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太子母家在朝廷的地位不再不动如山,所以在宫里常有小人在刘彻面前进谗言诋毁太子,其中就以小黄门常融、王弼和黄门苏文组成了谗言三人组。

历史上常融因为诬陷太子被刘彻识破之后处死,而王弼后来也是毫无存在感,不及苏文在巫蛊之祸中兴风作浪,所以张贺之前借故把苏文远派去交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把这两个人也揪出来。

但是这些黄门其实都是身份地位不高的人,只是靠着在皇帝跟前服侍,所以得到了作怪的机会。苏文虽然被张贺调走了,但像苏文那样在宫中容易被买通的太监其实是不缺的,走了苏文,这个常融反倒迅速壮大起来,以张贺看来,此人现在恐怕是担当了历史上苏文的角色。

刘据一意要见刘彻,区区一个中黄门还拦不住他,他示意手下骑兵上前,就要准备硬闯。

正在这个时候,从只开了一条门缝的宫门里传来荷甲士兵走路时金属摩擦的声音,一支全副武装的禁卫军由韩说带领着,推开宫门跑了出来,将刘据带来的几十名骑兵团团围住。

“光禄勋这是何意?”刘据质问道。

韩说还没开口,那个常融倒先开口了:“刚才我和殿下说的都是骗你的,其实只是为了稳住你罢了。”

韩说这才说道:“在太子宫发现巫蛊一事,事关重大,江充当即就和我一起赶到甘泉宫,禀报陛下,陛下震怒,下令我出动光禄勋的力量配合江充一起彻查此案,如今太子殿下半夜从小路上甘泉宫,带着骑兵,形迹可疑,我和常公公刚才商量了一下,决定配合演戏将你们全数捉拿归案。”

“好一个捉拿归案。”张贺笑道,“陛下病重,中宫和太子的使者接连求见未归,刚才我们在山下遇到一伙黑衣人,才知道这些使者都被人无缘无故关了起来,陛下正在养病,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这种离奇的事情,太子求见又再三被阻拦,所以我们只好硬闯了,有什么不对?”

韩说只回答:“这并不按规矩办事。”

“光禄勋怎么如此迂腐?紧急情况下,便宜行事。”

常融眼看韩说被张贺说得有些动摇,连忙打断道:“光禄勋前往不要被张侍中的伶牙俐齿给欺骗了,怎么陛下病情一加重,望气者就在太子宫方向发现了巫蛊气,并且真的让绣衣使者挖出了巫蛊偶人?太子当了太久太子了,陛下又高寿,难说不会父子离心。”

这话说得实在诛心之至,刘据怒道:“一派胡言,我当然希望父皇长命百岁,寿与天齐,你们休得拦我,这其中是非曲是,我自会向父皇说明,并且抓出背后作怪的奸人。”说完,锐利的目光射向常融,看得对方心虚地后退了一步。

常融厉声道:“光禄勋不要错过良机,抓住疑犯正是此时。”

“太子殿下得罪了。”韩说拔出腰间长剑,对手下士兵下令道,“全部给我抓起来。”

“我看谁敢冒犯太子?”张光等人也拔出腰间长剑,将刘据和张贺团团围在中间。

两方在甘泉宫北门前动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