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朝廷派遣一队汉使, 对天山以南沙漠诸国进行说服, 并且负责授予西域各国国王大汉印绶,因此汉印还需要打造, 所以使者团队要晚半个月才能抵达乌垒城;霍去病率领的其余汉军, 在使团到来之后, 交接完各项事务即可返回长安。

在等待汉使到来的时候, 汉军雷厉风行在轮台展开了一系列建设。

首先是霍去病暂时居住和办公的帅府,很快就工匠改成了西域都护府,并且在上面挂在的相应的匾额, 等霍去病带兵离开后, 这里就是属于王恢的办公场所了。

在中间他们还沿着阿克苏河去了一趟赤谷城, 因为军须靡向乌孙昆莫表达了自己对细君公主的爱慕,年事已高的乌孙昆莫就同意了此时,在刘细君上书请示大汉朝廷之后,在赤谷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年轻英俊的军须靡如愿娶得了心仪的公主,对大汉的也更为忠诚,在乌孙骑兵的帮助下,汉军很快平服了一些还在被匈奴煽动和大汉作对的小国。

在汉使团到来前, 赵破奴也彻底打败了作乱的车师各国,协助赖丹在车师故城安顿下来,开始屯田、养兵,扼守住西域都护府所辖的北方大片土地。

等到汉使团正式来到乌孙的时候,春天正式降临了西域各国,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流淌下来,滋润了伊犁河两岸的土地,原本枯黄的草地又重新恢复绿意,在上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副绚烂的织锦。

此次朝廷派出的汉使,乃是张贺和刘据的一个熟人。等到看到那张年少时曾同为太子伴读,少时老成,现在看却透着几分年轻的面庞出现在使团队伍面前的时候,张贺不由得欣喜地大喊了出来:“子卿,怎么来的是你?”

苏武手持红色的节仗,穿着土黄色端庄的使者官服,对刘据和张贺行了一礼:“太子殿下,子珩,我们又见面了,此番陛下委以重任,我定当好好完成使命。”

张贺微笑着点了点头:“以子卿的为人,一定能将陛下的委托办得非常妥当。”

历史上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其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高风亮节,纵使千古流传仍为后人所敬仰。

现在卫霍犹在,大汉军威所向披靡,匈奴已经分裂成两部分,大汉以北的广阔土地现在由汉军负责屯田和驻兵,赵充国就是留在瀚海一带负责此事,而以乌师庐为代表的匈奴残部,虽然想在西域兴风作浪、卷土重来,但此次霍去病西征将西域列国收归大汉麾下皆为属国,乌师庐也只好带着他的骑兵,朝更西的中亚大陆而去。

现在大汉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没有强大到足够扣留大汉使者的匈奴了,苏武也不用再去那苦寒之地牧羊受苦。如今他作为汉使团的领头人物来到西域,令张贺心里很是为他高兴——也许冥冥之中注定,苏武将在西域发展出另外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同样能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所铭记。

“骠骑将军和新任西域都护呢?”苏武朝远方望去,只看到刘据和张贺带领的提前来欢迎自己的队伍。

刘据回答道:“他们都在赤谷城的乌孙王宫和乌孙昆莫一起等候了,毕竟乌孙是目前西域最为强大的国家,也是我们大汉结为姻亲的盟国,西域各国都看着这场大汉授予乌孙昆莫印绶的盛大仪式,在你到来之前一周,乌孙就布置了起来。”

“有幸见证这一盛世,也是我的福气。”苏武笑道,“那还等什么,我要快点赶过去才行。”

“子卿要不要试一试大宛的汗血宝马?”张贺命人牵过来一头毛色浅金的好马,“这匹马儿非常温顺,不欺生,你尽管放心骑上去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苏武和刘据、张贺一人骑了一匹汗血马,很快就沿着湖边微微起伏的小草丘那柔美的曲线,一路来到了城门大开的赤谷城。

赤谷城刚刚举办过盛大的婚礼,又迎来了汉天子派来授印的使团,从城门开始一直延伸到王宫的道路两边张灯结彩,许多穿着艳丽服装的乌孙女子都站在路边,想要一见那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样貌。

因此三匹汗血宝马一前一后进入城门之后,两旁围观的乌孙百姓顿时爆发出了欢呼声。

张贺和刘据这些日子出入赤谷城有些次数了,在当地居民那里混了个脸熟,因此颇有余禄地腾出手,朝两旁百姓微笑招手。

而苏武则是第一次见过这般热情洋溢的局面,显得有些害羞,只是微微朝两旁微笑点头示意。

来到皇宫前下马后,苏武小声对张贺说:“他们真是太热情了,我都吓了一跳,只是他们嘴里说的都是乌孙话,我一句都听不懂。”

“我倒是能听懂几句了。”张贺笑着说,“我看到不少漂亮姑娘指着你夸你是帅气的男子,看起来很是中意你呢。”

苏武被张贺一调侃,闹了个大红脸。刘据连忙出来解围:“子珩别调皮了,子卿一会还有正事要办。”

说着又转头对苏武解释道:“他来到乌孙正经话没学几句,学会的无非就是‘很美’、‘很漂亮’、‘帅气’这样的单词。”

张贺“哼”了一声,小声说道:“你也不看看我是为谁学的这些的?”

刘据温柔地看着张贺,嘴上却说:“难道不是你在这里尽招漂亮女子喜欢,被说了无数次这样的恭维话吗?”

“长得好看怪我呢?”张贺到底脸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