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扯了一个最保险的答案,反正自古以来水患的原因多与此有关,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只说龙最不容易出错。

可是张贺却不依不饶:“那么这条恶龙有几只角,凌霄君可曾看清了?”

栾大楞住了,这个问题怎么听怎么像是设了套子请他往里面钻呢。不过他毕竟是行走江湖多年的骗子,很快稳住阵脚,反问道:“湖神这么问,倒像是亲眼见过一般,不妨请湖神先说。”

栾大心想,眼前这位侍中总不至于跑回去黄河边上亲眼目睹吧?他也确实没听过天子身边有什么亲近的侍中最近离开京城的。他来到长安之后早已经派人打听清楚了张贺的底细,张汤的嫡长子,太子伴读,现在在天子身边担任侍中,年少有才智,但不知道为何处处与自己作对。

不过,既然是高官的儿子,这样精贵的小少年,想必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怎么会千里迢迢特地跑回去危险的水患现场?栾大赌的就是这一点,但不幸的是,他赌输了。

张贺既然准备装一个高冷的湖神,自然要把戏做足,他对坐在上首的刘彻拱手说道:“请人皇赐我纸笔。”

刘彻就让黄门给张贺呈上一张大张的竹纸,让两名宫女各执一段,将竹纸竖立展开。

张贺提起毛笔,在纸上挥舞起来,很快一条黑色的龙躯跃然纸上,那条龙下半身隐藏在黄河波涛里,前爪探出水面,吹胡子瞪眼,昂着庞大的头颅,显得无比威风,在它的头上顶着一支黑色的角。

“湖神画得非常传神。”刘彻配合地拍手赞叹道,其他人纷纷附和。

张贺转过头,得意地看了一眼栾大。

栾大虽然心中震惊,但还强作镇定,笑道:“这不就是那条在黄河中的蛟龙?当时有很多人看到的,你将它画出来也不出奇。”

“凌霄君能告诉我是怎么杀死这条蛟龙的吗?毕竟它的独角可是非常厉害。”张贺故意在蛟龙和独角上重读。

“当然是用剑了…………”栾大随口胡诌了一大段凌霄君如何英勇地用手中的长剑作为法器,在那黄河波涛上与蛟龙恶斗,最后成功斩落蛟龙头颅的故事。如果不是张贺和卫伉曾经亲临现场,他们真的要承认栾大很有编故事能力,将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得和真的发生过一样。

张贺从中间拿起那张纸,将蛟龙头顶的角那部分的纸撕掉,然后转头笑盈盈地对栾大说:“可惜黄河里那条蛟龙没有角,凌霄君连自己杀的龙有没有角都记不清了吗?这可不应该。”

栾大脸色突变,他自然是偷偷打听到了一些上书的相关消息,但上书往往不会记载所有细节,比如县官那洋洋洒洒一万字的上书里,只说在黄河边射杀了蛟龙,却只字没提那是一条没有角的蛟龙——长得像鳄鱼,当然不会有画像中蛟龙常见的头上长角的形象了。

卫伉这个时候也站起来说道:“启禀陛下,臣和张贺一起去黄河边治水,亲眼所见张贺射杀的那条恶蛟,头上并没有长角,栾大请来的说不定是个假神君,妄图欺骗陛下。”

栾大连忙道:“怎知不是这两人事先互相串通好?”

刘彻表情危险地看向栾大,张贺知道刘彻内心已经堆栾大充满的怀疑,此时只需要他和鲤鱼约好的神迹来临门一脚,让刘彻相信眼前栾大请的是没有任何法术的假神仙。

于是张贺说道:“本神要去水中竹台了,这位凌霄君如果真有几分本事,不如与我同行?”

说完,张贺就解下系在腰间的珍珠,用力将它朝湖中央抛去,只见珍珠落入岸上和竹台中间的湖水里,顷刻就沉没了。

很快湖面上冒出了一连串珍珠般的水泡,湖面上的雾气突然浓郁了起来,一条巨大的鲤鱼从湖面跃出,朝刘彻鞠了一躬,就摆动尾巴在距离湖面一尺的高度,朝水中竹台浮空游去。

鲤鱼来到竹台上空,突然化作一缕青烟,青烟在竹台上凝聚成一个人影,赫然就是刚才还站在岸边的张贺。

那“张贺”站在竹台上,声音却清晰地传了过来,仿佛就在岸上说话一般能让人听清楚:“哪里有什么凌霄君,栾大你还要装神弄鬼欺骗陛下到什么时候?”

这声音其实是张贺本人说的,鲤鱼用一股水汽将他包裹了起来,使得他周围的人都看不到他。水中竹台上鲤鱼幻化成的“张贺”配合着张贺的说话声,开始演起了双簧。

张贺尽数栾大骗人的种种行为,他本就是张汤的儿子,对于断罪文书也颇有研究,一桩桩栾大的罪状列举得是证据确凿又条理清晰,听得在座的人都非常信服。

刘彻因为事先已经让张贺读过一边黄河边县官的万言书,对于水患平息到底是谁的功劳非常清楚,他原本还觉得栾大可能还是个有本领的方士,可是张贺跟他说,今天要让河神给刘彻展示一下真神通和假神通的区别,刘彻见识到了,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一想到眼前这个吓得跪倒在地求饶的神棍曾经把自己骗得团团转,还差点把宝贝女儿都送给了这个骗子,刘彻就越想越生气,开口道:“来人,把这个骗子拖下去,送到廷尉问罪,择日腰斩。”

腰斩这也有些太残忍了,张贺本意是想拆穿栾大的骗局,免得卫长公主嫁给一个不怀好意的骗子最后落得一场空,但既然骗子被揭穿,赶跑他就是了。

这么想着,张贺开口求情道:“陛下仁慈,骗子虽然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