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方。”使者愣是没从语气里听出大将军有什么惶恐之意。

两人像是走了趟形式一般地对卫伉这种斗胆包天的行为表示了谴责,然后刘彻一脸平静地开口:“你回去对赵禹说,这个案子就请他秉公处理,朕回去之后会派专人督办。”

“诺。”使者行礼退下。

回到廷尉府向赵禹汇报此事的时候,使者还是一头雾水,不由得开口问赵禹:“廷尉,你可知陛下对此的态度究竟如何?我怎么觉得他等于什么也没说啊,这让您秉公处理,那是怎么个处理法?”

赵禹一脸高深莫测地笑了起来:“你还是太年轻了,陛下向来推崇法令严行,这件事上阑入的矫诏的都是需要依法处置的,否则传出去说陛下偏袒亲信之人的子弟,不能服众。但陛下派遣专人督办,就是想要在轻重上斟酌一番,我已经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第62章 造纸

等到刘彻等人回京之后, 赵禹也给出了处罚方案,卫伉矫诏不害,失去了他宜春侯的侯位, 但刘彻因为顾念他父亲的军功, 还是给他保留了一千封邑。张贺阑入永巷, 按律应当完为城旦, 也就是要去边疆服一年兵役,但因为汉代兵役自二十三岁起,张贺现在还未成年,刘彻特地恩准他先欠着。至于太子,在太子宫禁足三个月, 以示闭门思过。

唯一还有点争议的就是张贺的那些被诬告的罪名, 为此刘彻特地宣张贺到清凉殿来见他。

张贺一进门就碰到匆匆从里面出来的卫青,他连忙行礼道:“大将军,因为贺的事情连累卫伉失侯,我无面目去见他。”

卫青微笑着宽慰他道:“卫伉的侯位本来就是寸功未立得来的,小小年纪就是彻侯反倒让他心高气傲,现在没了侯位, 对他来说倒可能是件好事。他在府里也很关心你的事情, 有空可以来我府上坐坐。”

“多谢大将军。”张贺感谢道,“陛下让我前去, 我就先行告辞了。”

“稍等。”卫青叫住了他,“你可知道陛下叫你为的何事?”

“大概是为了那些状告我的事情。”张贺老老实实地回答,“具体我也不清楚。”

卫青神秘地一笑:“宝剑长藏于匣中, 也该露出锋芒了,才不会让人误认做废铁而欺侮,你此番前去可大胆应承陛下的美意。”

“多谢大将军指点。”张贺被他这么一点拨,心思一动,马上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果然,一进到清凉殿,就看到刘彻以一个非常惬意的姿势斜倚在玉石做的榻上,在一旁的几案上摆着用水晶盘装着的葡萄和荔枝,葡萄是上林苑里种的,荔枝是南方进贡的名贵水果。

碧绿色的猕猴桃果酒用冰镇着,装在样式时髦的水晶高脚杯里。还有两个美貌的宫女在一旁用团扇徐徐给天子送去凉风。

张贺不由得感叹,尽管是物质匮乏的古代,有权有势的人照样能够找到舒适地安度夏日的方法。

“罪臣张贺拜见陛下。”因为张贺现在有罪在身,所以他看到刘彻连忙谦卑地下跪行礼。

刘彻挥了挥衣袖,故作凶恶地说:“朕这才出去几天,你和太子就能把这未央宫的屋顶给掀了?长能耐了啊你们几个小子。”

刘彻用这招吓唬过几个皇子还有他几个亲戚家的小孩儿,现在又用来逗弄张贺。不过张贺可不是那些一吓就腿软的小少年,再加上进门时卫青已经给他透过口风,所以他只是非常稳重地将脑袋又伏低了一些,嘴上说道:“请陛下恕罪,臣平素贪玩,经常给太子发明一些小玩意,因此引发了大臣的不满,是臣之过,臣已经深刻反省过了。”

“哦?”刘彻饶有兴致地坐直了身体,“抬起头来说话,说说你都反省了一些什么。”

张贺抬起头来,眼睛充满神采地望向刘彻:“臣反省后觉得,臣不该再做一些孩童玩具的小玩意,而是要做个能让外界都大吃一惊的东西。”

“你要做什么呢?”

“回禀陛下,臣想要造纸。”

“造纸?”刘彻说道,“可是我们有纸啊。”

“臣说的不是那种非常粗糙的黄纸。”张贺连忙说道。重生之后他当然也关心过造纸的问题,西汉时期书写基本都在竹简上,这样一卷书要用到的竹简数量非常惊人,又重又不方便携带,汗牛充栋就是说这些竹简太重连牛车拉着都非常累。

但是西汉也有取代竹简的较为轻便的记录载体,叫做缣帛,写在白色或者泛黄色的丝织品上,主要用于绘图,但这种丝织品价格昂贵,即使是皇家也没有大规模使用,根本无法取代竹简的地位。

在当时也出现过用麻纤维制作的古纸,但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只能用来勉强写字,只被用作包装物品使用。

“臣想要用竹子制造颜色不泛黄,表面不凹凸的纸张,陛下不想在轻薄色白的纸上书写吗?如果造纸术成功,大汉的文字传播将更加便捷,用纸张装订成书籍,其重量远远轻于竹简,民间藏书也更为简易,这是加快文书传播,开启民智的大好方法。”

刘彻本身就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爱好读书,平时自己也时不时创作文学作品,被张贺这么一说,他很快反应过来了张贺这个提议是个伟大的创举,一旦成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此大胆的提议,竟然是一名十二岁的少年提出的,刘彻不由得想起了卫青方才离开前对自己说的话:“甘罗十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