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幕府门口也有卫士佩剑站立两旁守卫,表情肃穆。刘据走过去的时候,卫士都行礼道:“皇子殿下长乐未央。”

“你们辛苦了。”刘据学着父亲的样子说道,“卫大将军让我和张贺前来找他。”

“殿下请往里走。”一位卫士在前面带路,当他离岗之后,马上另有一位同僚小跑过来,替他站在原来的位置。

卫青办公的地方非常宽敞,背后是一整面骑马打仗壁画墙,左边墙上摆着高大的立柜,上面堆放着用骨签分毫类的各种书简公文,右边墙是明亮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花园,中间放着一张云气纹饰的案几,上面放着几卷摊开的竹简。

这位新上任没多久的大将军穿着天青色的常服,正坐在案前看着新递上来的军务报告,看到刘据和张贺被卫士带进房间,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

“据儿,张贺,你们来了。”卫青亲切地说道。

“嗯,舅舅,我们学完今天的书就过来了。”刘据点了点头,“舅舅想见张贺是有何事?”

卫青笑了起来:“我听说马镫马鞍的制作是张贺的点子,现在军队里正在推行这两样东西,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张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一时突发奇想得的点子,不敢让您说请教。”

“有什么不敢的。”卫青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我和陛下已经决定将最开始生产出来的一批马镫马鞍给最精锐的骑兵装配,骑术一般的士兵让他们先等着,我是准备将下一批留给骑术不精但可以通用这两样东西提高到出战水平的,增加我汉军骑兵的数量。”

“大将军想得非常好。”张贺夸赞道,“只是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

“我有一个想法。”卫青说,“将马镫马鞍按照品质分成上、中、下三类,马鞍倒是好处理,直接交给工匠设计就好,但这马镫我还是想问问你的意见,目前生产出来的马镫,工序有些复杂,用料也耗费不少,如果想要短时间里生产大量可供普通士兵使用的下品马镫,在工序设计方面你是不是有好的方法?”

张贺有点傻眼,他是属于管杀不管埋的类型,按照自己现代里对于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印象画了设计图就撒手不管了,至于制作工序、设计原理什么的,天可怜见他只是个爱好文学历史的文科生啊。

于是他着实费尽心思想了一会,然后开口回答:“要不我们做个十字马镫吧?”

“十字马镫?”卫青楞了楞。

啊,差点忘记汉代不用简体字也没有欧洲中世纪的十字架了,张贺默默鄙视了一下粗心的自己,然后改口比划道:“就是田字。”

这么一说,卫青居然很快猜出了他的想法,让人拿了一块布帛出来,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图案问道,“是这样的形状吗?”

张贺连忙和刘据一起凑过去看,只见卫青画了一个椭圆形,在中间画了一个十字,然后在十的左右两端往上画了一个圆弧。

“就是这样没错。”张贺点头道,“脚踩在交叉处也一样可以稳住身体,而且这个不用里子中空浇筑,只是将模子做得细一点,出来的实物照样很轻,并且可以实现一次浇筑成形,缩短了生产时间和用料。”

“如此甚好,这样下次出兵的时候就可以大规模提升汉军的战斗力了。”卫青看起来很高兴,在正事谈完之后,作为长辈他开始关心起刘据和张贺的学习生活来。

“最近书学得难不难?还有什么感兴趣的想要学吗?我看陛下给据儿计划好了很多要学的书,老师也找得差不多了,等据儿识字多了,就要给你开课学《公羊》。”

刘据一听小脸都皱了起来:“《公羊》是什么啊?我连《诗经》后面的《大雅》都没读懂呢。”

“其实读书没那么难,我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还一个字都不认识。”卫青鼓励道,“多读几遍,不懂问书师或者问你博学多知的父皇,早晚会明白的。”

“嗯。”刘据点了点头,“那我有喜欢读的书,阿翁会让我学吗?”

“目前看来天子没有干涉皇子兴趣的想法。”卫青拍了拍刘据的肩,“你现在还小,就有喜欢读的书了?”

“还没有。”刘据笑呵呵地回答,“我准备多看一些,到时候就知道我喜欢哪个了。”

“那么张贺呢?你喜欢什么?”

“我想看兵书。”张贺坦言。

“伉儿也是这么说的。”卫青看向张贺的眼睛更加慈爱起来,“我认识一个叫做杨仆的御史,正准备让他将现存的兵书整理成《兵录》,其中包括韩信散落的兵书三卷,我给你写个凭信给他吧,等你识字多到能读懂一卷书的时候,可以带上我给你的这个凭信,去石渠阁找他求疑解惑。”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卡得好心酸qaq

这章算是过渡章,和上章加在一起搞定了张贺为以后参军准备的武术课和兵书课选修老师

至于对大将军幕府和中朝制度介绍篇幅,那是因为——敲黑板,这篇文的标题的大汉首辅具体官职基本就是大司马大将军了,张贺先来熟悉一下遥远的将来的办公环境

大将军幕府是否设在宫中不一定,但考虑到中朝平时都待在宫里办公为了方便还在放未央宫里了,至于未央宫西北的少府还有中央官署这些办公区都是有考古勘探证实的,西汉皇宫里很热闹

下一章跳一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