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3/4)[历史]大汉首辅 / 北徙君

裘,显得清雅又端庄。头发自然也不能披散下来了,就任秦芸给他扎成两个小丫角,各用一条草绿色的绢带装饰了。

张汤则是穿了一件褐色的深衣,外面照旧披着他来时的黑色大麾。

因为外面风雪愈大,秦芸让下人安排了一辆马车,让父子两人坐着往卫府而去。

汉长安城分布着大量华丽恢弘的皇家宫殿群,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城北,由纵横交错的巷陌分成一百六十个闾里,而贵族和官员府邸多位于紧挨着北宫和未央宫的北阙甲第。但和现在超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一样,越接近未央宫的越昂贵,所以张汤家虽然也住在北阙甲第,但位置是靠近东市的地方,而他们此行前往的卫府,早在建元年间寸功未建时就荣宠加身,当时异常年轻的少年天子只是用手指在三辅黄图上敲了敲,就将府址敲定在未央宫北墙附近,正对着高耸的国家档案馆天禄阁。

因此两地距离还是有些远的,如果放在现代坐公交车都要好几站路,秦芸这趟马车的钱花得不怨。

因为卫青三子卫登的降生,卫府上下加了不少喜庆的点缀,远远就看到红色的灯笼挂在肃杀的黑色大门外面,在风雪中鲜艳夺目。

门口站着一名样貌年轻佩带宝刀的青年,看到张汤抱着张贺走下车,就迎上前来行礼:“廷尉,仆乃长平侯门大夫罗,在此恭候多时。”

张汤少不得也有一番谦辞:“汤出行略晚,还请公带路。”

“往这边来吧。”这位名叫做罗的门大夫带着张汤往前院走去,很快就有一个下人匆匆赶过来,接替他带着张汤前行,而罗则继续回到大门口,执行他看护宅院安全的职责。

西汉的大型院落一般分成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比较开阔,种植着一些青绿色的柏树,可以供客人停放车马,中间是用来会客的正房,后院是主人休憩之处,院落之间均有回廊连接各个建筑。

卫府虽然看起来比较朴素,但显然经人精心设计过,中间引土堆积成小丘,会客的大厅地势高敞,房间里此时灯火通明,正当中的一个枝状灯上用铜雕刻点缀着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看得张贺目不转睛。

“张公,这位就是令郎了?”一个温和清澈的声音从帷帐后传来,张贺连忙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竹青色深衣的青年男子正从那里走来,他有着一张颇为英俊的脸庞,剑眉星目,头发一丝不乱地在头顶收拢成发髻,带着一个皮质小冠。

他步履轻健,很快来到张汤面前,双手相拱,微微欠身朝张汤礼貌地行礼。

张汤也连忙回礼:“卫将军客气了,这是犬子张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座精致府邸的主人卫青。张贺脸上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嘴上说道:“卫将军好。”

卫青亲切地握了握张贺的小手:“你好,我家长子卫伉,和你差不多大,待会你们可以一起玩耍。”

张汤趁机献上贺礼,两人彼此客气了一番,听到院子里传来人声和马的嘶鸣声。卫青的目光往院里一望,顿时眼睛一亮,一匹毛色油光发亮,体态高大膘肥的马出现在那里。

马是一种嘴巴黑色其他毛色黄色的马,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普氏野马。西汉时期大汉非常缺马匹,尤其是好马,这些在对匈奴作战中非常重要,而普氏野马生长在西域草原戈壁之上,性情机警,尤擅奔跑,对于改良汉马很有帮助。

卫青看着心中喜爱,就不由得上前,用手抚摸马背上柔顺的鬃毛。一名牵马的小黄门从马后绕了出来,对卫青行礼道:“将军,这是陛下赠予您的贺礼。”

“那要多谢陛下了。”卫青显然对这份礼物很是满意。

张汤也捋着山羊胡感叹道:“陛下真是大手笔,要知道这么一匹马在长安城可是千金难求,得从遥远的关外特地运送过来,捕捉它想必也花了一番功夫。”

“这马实属难得,作为我幼子的诞生贺礼,不如就将吾子命名为卫,待他成年了,字就取作叔马好了。”

张贺听得囧囧有神,心想,没料到卫青也是个熊家长,你儿子知道你这么随便给他取名字吗?

“通瓜,念起来难听。”一个声音从不远处的昏暗夜色里传来,“朕倒是觉得,取名登,意思相近取字为叔升,仲卿觉得这样可好啊?”

“那我就先替小儿感谢陛下赐名了。”卫青一边感谢一边行礼。

“陛下。”张汤听到来人的声音连忙按着张贺一起行礼。

秦皇汉武,张贺仗着自己是小孩儿,一脸好奇地仰头打量这位对他来说之前只存在于历史书上的著名皇帝。

刘彻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红黑色调的深衣,头上戴着一顶高耸的冠,看起来很是神气。他遗传了来自母亲的美貌,一张脸显得俊逸无比,虽然因为面部表情放松而显得有些随和,但五官中自带着一股帝王家的威严和凉薄。

“私下家宴,不必拘礼。”刘彻一甩袖子阻止了众人纷纷下跪。

卫青倒是一脸淡定地迎上前来说:“陛下您来得正好,府上的炮豚这会应该快要好了。”

“那正好,朕带了几坛上林苑酿造的好酒,今晚不醉不归。”刘彻爽朗得大笑着,走到卫青身边,看了一眼张贺,张嘴问道,“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娃是张汤家小子吧?”

“正是臣的犬子。”张汤连忙回答。

“我看他目光炯炯有神,看着倒不像你张汤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