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3/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 / 我独顽且鄙

而暗中松了口气,静静地等待老僧的下一步举动。

室内还有两张檀木交椅,叶颖坐了一张,子玉将另一张交椅拉近,挨着她坐下,两女互视一眼,子玉向叶颖嫣然而笑,叶颖深吸口气,视线仍偏向一侧,话语却显然是冲着赵让而去:“你!就真的愿意为那皇帝舍了一切?”

“我是东楚臣子,王女不是早已知晓么?”赵让轻叹。

叶颖未曾答话,反是那老僧长笑不已,语出成讽:“赵让,你堂堂一七尺丈夫,不思谋天下,甚至连偏安一隅都做不到,莫说王女,连贫僧也要看你不起。”

赵让皱眉,并不答话,叶颖却按捺不住地霍然起身,怒向老僧:“我自与他说话,你为何插嘴?”

继而她大步向前,至赵让处,俯视着他,一字一句道:“你不是东楚臣子,你是南越国主。纵使你什么都不要,难道忘了大女的仇吗?”

赵让仍是不答,无言地瞥了眼一侧的老僧。

叶颖见状,抬高了声道:“你不用看别人,这就是你那皇帝的主意!”

她边嚷边从腰间宽带中掏出一张手帕大小、边缘修齐的牛皮来,丢给赵让,赵让接过,见这牛皮外表斑驳,内里折痕极深,显是有些时间。

牛皮内的字迹亦是古怪,墨迹像是渗入其中,以手摸去,才知上方有密密麻麻的针孔,难怪墨痕如新,赵让不动声色,速览其内容,不过两句话了:

“务必夺其兵权,不择手段。”

重要的是署名,那一个清晰无比的“朗”字,赵让不止一次看过李朗亲笔,他几乎即刻就认了出来。

他不由抬头看向叶颖,王女的神色一片坦然,冷冷哼道:“这是从那害死大女的来使身上搜到的,我不知道他们谁是谁,反正都是汉人皇帝那边的,就没错了!”

赵让心中的疑惑为叶颖道破,他细思之下,的确如此,叶颖不可能辨认清楚皇族中人的名讳,她认定汉皇皆恶,便足以趁他昏迷之时揭竿而起。

李朗为得南越援兵,要置他于死地?

赵让将牛皮重新按叠印折好,却不是还给叶颖,而是递与老僧。

老僧含笑接过,还未及收回手去,叶颖已然情急夺过,她半膝压跪在赵让腿上,一手抓着牛皮,另一手五指几近扎入赵让肩头,声厉而尖:“你绝不可以背叛你的子女!如果你执意这么做,那我便当着你的面,杀了贤儿。”

仅仅一个时辰之前,她对赵让尚能有泪,对他们的孩子亦还有情,即便下了决心去做滇桂国主的王后,听子玉一番劝解,省起千辛万苦、牺牲众多至金陵的初衷,到底还是不能甘心,愿做这最后一搏。

可如今见赵让这般无动于衷,怎能不让叶颖心灰意冷?

杀了他们的孩子,从此了断这个男人与五溪的一切联系——叶颖将牛皮掷在赵让脸上,赤红着双目跳了下来,决然转身,疾如风火,到门口,仍不解恨,回首一剜,咬牙咧嘴,嘶声笑道:“一会儿,我将贤儿的尸身带上来。”

赵让与子玉同时起身,赵让微一踌躇,叶颖已出了室门,子玉紧随而去。

老僧悠然而笑:“你大可放心,尊夫人只是在气头上而已,子弑父常有,母杀子则少见。再加上,令郎仍大有用处,活的总比死的好。”

“是,”赵让重新坐下,将牛皮收于袖中,略略点头,亦笑,“贤儿若死在王女手中,你们又何必将她母子二人千里迢迢从南越诱来金陵?”

“这么说来,”老僧目光一闪,摇头道,“你还是不信朕的身份?”

“你的所作所为,太过匪夷所思。”赵让直言不讳,“我实难相信一国之主,藏身于暗处时还有翻云覆雨之能,却在其位期间,竟轻而易举地被失势皇子篡位谋权。今上初临朝时根基未稳,你若真是太上皇,便该趁那时复位,而不是等到今日,闽越入毂,方蠢蠢欲动。”

老僧闻言,连连点头称是,慨然一叹:“你果然见识不凡,真非寻常武将可比。还有么?”

赵让盯着老僧,目光如燃:“你五官相貌,与太上皇实未有半分相似,如何敢信口开河?”

听罢此质问,老僧不声不响,浮出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笑意,他伸手解开僧袍上扣,稍扬起下颌,手掌抚其颈肩交处,示意赵让看来:

那里有一条如秋蚓般粗细、向外凸起的粉色肉线,两端不见断,消失于颈侧,应是交汇在颈后的位置。

老僧满意于赵让双目赫然圆睁,得意笑道:“朕一着不察,的确尽输一局。只是那逆子如何能想到,朕的金蝉脱壳之计,是连脸也换得。莫说你赵让,便是他本人站于跟前,也万万认不出朕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