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3/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 / 我独顽且鄙

r>琴声乍起,尚未成曲调,蓦然杀出程咬金来,只见赵让倏然一声“慢着”,起身离席,向太后与皇帝行礼道:“臣请以箫和声,不知可否?”

这请求出乎所有人意料,太后亦是一怔,继而爽快笑道:“自然是好,让儿的箫技精妙,难得佳节,正好大伙都听听。”

太后既已开口,李朗也不便反对,只是琴箫合奏当口,他几乎无心听曲,对赵让脾性了解纵然不是透彻,也知这人如此冒昧必有其用意,然则费心揣摩却是无解。

但见席间赵让与李铭醉心于各自乐器之中,偶有抬头对视,两人皆春风带笑,李朗更觉胸口如堵,愈发不快,恰好旁有宫女为他满酒,他无意一瞥,察觉竟是长乐,稍作沉吟,既啼笑皆非又陡生怒意,母后多管闲事得有些欺人太甚。

一场心不在焉的家宴在曲终人散后结束,李朗对李铭不由也上了心,若非他如今还需要李铭为质,真想次日便将其人驱出宫去。

他想见一见赵让,然每到动念欲行,思及那日他开诚布公到剖心挖肺的程度仍是被那人毫不留情地推拒,便觉面上仿佛于人狠狠掌嘴,羞辱感油然而生,气愤难平,如此一想,心灰意冷,相见也是无益。

不想中秋夜宴次日,李朗下朝之后竟得承贤宫来人求见,言是贵妃伏请大驾,有要事相求,语毕便奉上了贵妃所托之物。

李朗定睛看去,那正是他赠送给赵让的佩玉,一旦辨识清楚,只觉颅脑中轰然巨响,混沌无状,压抑住上涌的气血,李朗接过佩玉,令人传话给承贤宫,酉时接驾。

煎熬至酉时,李朗已不复初接佩玉时气至双手颤抖之态,心中业已打定主意,这回便是最后一次忍让此人,若赵让执意君臣之分,那他便以君视臣,再不作它想。

赵让迎出宫门,李朗见他一脸淡然,心头便生焦躁,待到入了寝殿,遣退闲人,皇帝再难按捺住性子,冷声道:“我只道你不愿以妃子身份见我,这般心急火燎,却是为何?”

赵让沉默片刻,猛然跪倒,向皇帝俯首,涩声道:“臣乞陛下授臣于力,臣愿为陛下马前勇卒,为陛下扫荡奸佞,谋天下大业。”

李朗盯着赵让半晌后方道:“你找我来就为此事?”

“陛下难道不想摆脱权臣钳制?知耻后勇,陛下明知自己不过一卑微天子,是何缘故竟能容忍至今?还是陛下所愿,不过软玉温香满怀,后宫百花争艳□□满园?”赵让抬头,眼眶微红,目中尽是斥责之意。

万万料不到赵让竟直言相饬,语出讥讽,伤人不忌,李朗怔愕之后勃然大怒,他紧握双拳,冷对赵让道:“赵让,你又有何身份苛责于我?莫要忘了,你如今不过是一宫妃,安守本份才是全身之道,少作痴心妄想为好!”

他见赵让仍不低头,又叱:“你要我用你成事,简直可笑。你心中念念不忘那南蛮之女,我若任你为将,要你两军对阵之时亲手杀你妻子,你可能做到大义灭亲?你当年自立为王,不就是因她而起?赵让,假以时日,那女子落入我手,我将她凌迟处死,你是否又要再叛?”

“陛下莫要逼人太甚。”赵让默然,继而闭目轻声。

李朗怒焰炽烈,哪里听得进这无力的乞怜,冷然低笑:“我何曾强逼过你?你既不领情,反得寸进尺,你要我如何信你?我非但要处死那女子,连她所生的子女,也要斩草除根……”

他话音未能落地,口中已然转成失声惊呼,赵让跃身而起,强将他两臂扭转,李朗恍惚茫然,转瞬之间,他便被赵让用腰带反捆了双手。

“李朗,”赵让道,“这世间无辜受罪之人,欲得而不能之人,并非只有你一个。你既不解这疾苦,又如何能贵为天子?你所渴盼,是否便是得我一幸?好,今日我如你所愿!”

作者有话要说:

小赵因为某事炸毛了。

话说那字数成迷的一章是无可奈何……以这个进度,下章估计还是会被锁,怎么办好呢?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

李朗瞠目结舌,半晌不能回神。

按说他惯经沙场,弓马娴熟,精通枪剑,近身相搏之术稍差,但仗着膂力过人断不致毫无抵抗便束手就擒才是,奈何赵让此举过于匪夷所思,甚而在李朗被他半拖半抱地缚于床笫之上,李朗仍浑如置身噩梦之中。

赵让嘲弄地一笑,凌驾于李朗之上,默不作声地为皇帝摘去束发纶巾,宽衣解带。

衣袍敞开后,李朗藏于其中的佩玉滚落下来,赵让瞅见,将它拿起,置于枕边。

李朗方如梦初醒,此时他已是袒胸露乳状,见赵让并无停手之意,悲怒交集,愤而挣扎起来,他双手被绑于床头,不得自由,抬腿便向赵让踢去,赵让闪开,半身压在他胸口。

两人眼眶皆是赤红,李朗从未见过赵让这般模样,胆气竟是怯了一怯,他闭目稍瞬,睁开时已是沉住气息,冷静地道:“赵让,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