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2/2)陛下总是被打脸 / 左耳听禅

是啊啊几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楚瑶便带他出来了,想让他近距离去集市上玩耍一番。

楚京认识楚瑶的人太多了, 为了防止让人认出来,她披着厚重的斗篷带着大大的兜帽,面上还围了一层面巾, 只露了两只眼睛在外面。

好在冬日天冷,大家为了御寒都穿得厚,披斗篷带兜帽的比比皆是,她这打扮倒也不显得太过奇怪。

魏祁跟她相似的装扮, 只是脸上没蒙面巾,面容隐藏在兜帽的阴影中,也不太显眼。

加之他在百姓面前露面少,认得他的人估计也不多。

两人抱着孩子穿梭在人群中,就像是寻常富贵人家的老爷带着家眷出来游玩,再普通不过。

但实际上四周跟着不下三十个护卫,悄无声息的散布在各处,看似跟他们一样在逛街,实际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着他们身边的动静,一有不对就会第一时间冲上来。

魏佑虽然从小不知道逛过多少灯会了,但却是头一次来楚京,跟在他们身边颇为新鲜的四下走动着,左看看又看看,最后由衷发出一句感慨。

“这里可真热闹,比起京城也不差。”

楚国如今已经成为魏国的一部分,这个京城指的自然也是魏京。

但是因为魏延直接把楚国给楚瑶做封地了,一应地名便也都没改,楚京则只是把原本“京城”的牌子摘了,改成了“楚京”而已。

楚京这两个字,原本指的是楚国的京城,现在则只代表一个城镇了。

“小郎君这就有所不知了吧?”

有商贩笑着给魏佑解释。

“咱们楚京虽然不是真正的京城了,但是太子妃当年可是在这里出生的,也是从这里出嫁的,而且出嫁后还回来了,在这里生了孩子,直至今日仍住在楚宫。”

“你想想啊,太子妃是什么人啊?那可是长宁王啊!大魏第一个女王爷,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咱楚京出了这样一个人物,那证明什么?”

魏佑看着他颇为得意的眼神,又用眼角余光瞄了眼自己的大嫂,摇了摇头。

“不知道。”

商贩正等着他这句,一拍大腿道:“自然证明楚京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啊!”

“所以自打太子妃回来并被封王之后,先前好多弃城而去的人又回来了!”

“这还不算,许多外乡人也都争着想要进来,蹭一蹭咱们太子妃的灵气,所以小郎君才会看到今日盛景。”

他口若悬河,说起来头头是道,可谓慷慨激昂,中途还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灯山。

“不止如此,因为太子妃的缘故,咱们楚京的小娘子们也都成了香饽饽,多少外乡人想要求娶,就连城东周记饼铺家的小娘子都嫁给了奉顺钱庄大东家的儿子。”

“瞧见没,就是那个,灯山做成了梅子饼的那家。”

魏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座做成了梅子饼的灯山,看上去……丑的十分壮观。

那商贩不无嫉妒地道:“往常这条街上哪有周记饼铺摆灯山的位置啊,但是就因为当初太子妃回来的时候,点名要吃他家的梅子饼,他就刺啦一下!上天了!”

商贩说着做了个烟花上天的姿势。

魏佑听的险些笑出了声,那商贩见他高兴了,总算扯到了正题。

“小郎君,当初太子妃点名要吃的可不止一样东西,我家的酱肉那也是榜上有名啊!而且是太子妃第二个提起的!”

他说到这儿,旁边忽然响起呸的一声。

“陈老二!你又在这里胡说八道!当初太子妃第二个提起的明明是我家的果脯!”

“呸!”

陈老二毫不客气地啐了回去。

“你那是看周记饼铺被太子妃点了名,自己上赶着毛遂自荐的!太子妃人好心善,不好意思驳了你才应下了!这算什么第二?我家酱肉才是太子妃自己亲口点名的第二!”

说着又对魏佑摆摆手:“你别理他,这刘老头就是人老脸皮厚,没事儿就喜欢自己往前凑!”

刘老头不服,扯着嗓子还在说什么,陈老二却已懒得理会他,转眼间又换回那副笑眯眯的模样。

“太子妃那个时候身怀有孕,正是胃口不好的时候,最是讨厌大油大腻的东西,但偏偏!就喜欢我家的酱肉!可见我家酱肉做的好啊!酱香浓郁又不油腻,佐酒配茶都合适,小郎君要不要来二斤尝尝?”

魏佑哈哈大笑:“你这人到会做生意,有趣有趣。”

说着让他包了二斤,让下人付了银子收起来了。

接下来的一路尽是这样叫卖的人,大家都以被太子妃点过名为荣,没点过的也尽可能往上靠,反正能跟太子妃沾上边儿就行。

“大嫂真厉害。”

拐过一个转角,周围没有什么旁人时魏佑低声说了一句。

国破家虽在,但到底还是令人惶惶的,能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安定下来,并且比往日感到更加踏实,这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知道大哥常年在外征战,楚京其实一直是大嫂在管着的,所以看到这样的盛况,格外佩服楚瑶。

楚瑶笑了笑没有说话,倒是魏祁与有荣焉的接了一句:“那当然。”

也不看看是谁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