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2/3)方宅十余亩 / 宁雁奴

好心阻止,搞不好还拼着命跟人家闹呢!你就当看大戏,可别多想……”

郁容失笑:“我没多想。”

他的心思可没那么纤细,就是……嗯,被糊弄得一愣一愣的,觉得自己果然太年轻了,用现代网络的流行语,他还是“图样图森破”……心情有些纠结。

“猫大神”一事只是个有点趣味的插曲。

鬼市子快要散了,想要买什么东西得抓紧时间。

林三哥的意思,这里能“淘”到一些好东西。

郁容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可也没太大兴致,转了一圈,除了说不准真假的古董之类,或者来历不明的奇珍异宝,最多的是卖旧衣物,和一些花草。他对穿别人的旧衣服有些心理障碍,自然不打算买,在花草摊子前大概看了看,犹豫了之后,还是不打算在这种地方买这些。

过了五更天,鬼市子上的灯火一个个地灭了。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最后一个摊子也扯了。

人群悄无声息地散去了。

在林三哥的导引下,郁容找了一家颇具盛名的酒楼吃早餐。

填饱肚子,顺道休息……赶鬼市子只是见个世面,他这一趟真正的目的,还得等待各家商铺开门才能达成。南船北马也是要去的,不过去那边得穿过整个城,行程就安排到后面好了。

雁洲当真不负“小雁京”的盛名。

郁容坐在酒楼的大堂,看着早起过来吃早点的人们,不看大家的衣装,恍惚有一种在现代的某个饭馆的错觉……那是一种被人包围的恐惧感。

小雁京的酒楼,无论大小规模,进出的人流量,以及店家提供的餐点食物,远不是青帘小客栈能比的。

就听着跑堂唱着今早的菜谱。

血羹,煎鱼,肚肺,炸鸡皮 ,每份也不贵,一碗15到30文之间。

一大早吃这些太腻,好在跑堂没说完——还有馒头,瓠羹,包米饼,主食之外,还有酸甜的梅汁作饮品,酒楼自制的饧与蒸枣是小吃……十分丰盛。

作为正宗的大天.朝吃货之一,郁容觉得,或许该每一样都来一份。

作者有话要说:  多谢19461377的地.雷~

第 13 章

每一样都来一份……

那是不可能的。

酒楼提供的吃食远不止前面那几种。

尽管瞎忙了大半宿,腹中有些空了,是该吃些东西。可郁容的食量并不太大,本身又没做什么重体力活,点太多了,根本吃不了。

遂招来堂倌,让林三哥先点餐。

——要占用人家一天的时间,又跑前又跑后的,请其大吃一顿理所应当。

林三哥却是客气得很,不点大鱼大肉,只要了容易饱肚子的主食,一大碗白羹,两个蒸米饼子,配上一碟腌芥根,便说够了。

郁容知道,对于一日两餐的旻国人来说,早餐特别重要,不仅吃得饱,还尽量要吃好。

于是让店家加了几样,签鸡和煎鹌子,尽管不珍贵,到底算大菜,给林三哥的。

又为自己点了份热汤元子,芥辣咸瓜片作小菜,嚼一个煎夹子,特别餍足。

“小郁大夫你……会不会点得太多了?”

郁容不在意道:“我看别的桌上,每一碗的分量都少得很,点多些好能吃得饱。”

林三哥也不好再说什么。

五更天正是早市开始的时辰,愈来愈多的食客涌进了酒楼,得等一会儿才能上饭菜。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从另一边的桌位间穿行走来,目标直指衣着齐整、看起来清贵十足的年轻大夫:“贵人可要来点酒水?”

郁容一愣,旋即摇首拒绝了。以现代人的标准,还没成年的他,一直都是“乖乖男”,烟酒绝不沾惹。

中年汉子兜售不成,又劝了几句,才恋恋不舍地走了。下一刻,又一个二十左右的小伙子跑到桌边,问郁容可要煎点汤茶药……比起前面的“酒保”,这一位“茶博士”口才好多了,说得天花乱坠,一盏茶简直能包治百病了……

可再怎么“天花乱坠”,郁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拒绝。不提他本身不爱喝茶,稍微了解到这里的茶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现代人怕是都难以忍受。

搁糖、搁盐,搁果汁都是小问题……基本的成分除了茶叶,加绿豆与麝香是常态,煎茶时,薄荷、二陈、缩砂之类的药材可劲儿地放……这到底是喝茶呢,还是吃药?好吧,确实算药。在旻国,“茶为药者”确实是普遍的观念,“汤茶药”之名由此而来。

郁容是大夫,可不代表愿意自己没事就吃点药。

茶博士遗憾地走了,耳根子还是不能清净。又一人,看着有些谄媚,一脸的讨好,说:“贵人有什么需要跑腿的,就招呼小的,小的保准随叫随到。”

郁容:“……”

他就想在酒楼里吃个早饭,怎的就这么多人凑着过来?还是林三哥给他解释了,才知道是什么回事。

跟乡下人不一样,城里人各有营生,许多时候就不想自己做饭,常去吃外食,自然而然,酒楼、食肆,还有无以计数的小吃铺子遍地开花。而大一点的酒楼,由于食客大多比较富裕,甚至不乏“贵人”,就引来了诸多“外来托卖”,比如茶酒博士,最为常见。

另有专门给客人煮酒换汤的“焌糟”;或是像刚才那个专门给人跑腿的“闲汉”。如果是夜晚,酒楼更热闹,“厮波”啊,什么“打酒坐”,都会来酒楼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