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2/2)死生契阔 / 引煜

满了血腥,就好似神智已疯癫不清。

片刻,宁紫玉冷冷开口:“郁紫,立马集结全军所有人,给我赶到天崭崖底,搜人!”

郁紫一愣,当时并没很快反应过来,直到他按照宁紫玉的吩咐,带领全军,悉数奔赴到天崭崖底的时候,才恍然明白过来。

郁紫是个聪明人,他回忆起刚才天崭崖上血迹遍布的情况,过不了多久,就推断出整个事情发生的大概过程。

想必,是那叶邵夕走投无路,最终才从天崭崖上纵身跃下,想要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在郁紫的推测中,叶邵夕的行为并不奇怪,可太子今日的所作所为,却已大大出乎郁紫的意料。

映碧军人谁不知道,当今太子宁紫玉,虽然心性残忍,手腕歹毒,但对待自己军中之人,一向是宽宏大量,恩宠非常,很少会处以极刑,更加不会说是无缘无故,当众就砍了那人的脑袋。

此外,映碧重“军”,这在全天下,可以说都是出了名的。

郁紫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映碧的紫甲之师,能有今日不可一世的骄人战绩与实力,这些,全都归功于他们的太子。想当初,太子殿下不顾满朝文武反对,力排众议,果断大胆地在全国下达强化军政的战略决策,从而年纪轻轻,就缔造出了一股敢为天下之先的映碧泱泱铁军。如此这般,怎能叫人不叹服?

郁紫还记得,自己在当初第一次得见太子时,就发出了“此乃英雄大略之主,敢为天下之先,亦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言。”的钦赞之语。

他知道,只要跟着太子,他的治世之理想,距离要实现的那一天,去不远矣。

太子做事,绝不会举棋不定,也绝不会犹豫不决,他深刻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想要什么,需要的是什么。他从骨子里来说,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和野心勃勃的铁血君王,当然,如果他可以顺利登基,不出差错地宰治天下的话。

他或许将成为千古一帝,一生文治武功,丰功伟绩,将映碧朝的强大,发展到无以复制的辉煌地步,从而永生永世留后人传颂。也不是不可能将成为映碧史上,最为浮夸奢侈,不择手段的暴虐君王之一。

郁紫识人一向很准,而他之所以会决定追随宁紫玉,则是因为他明白但凡每一代功高盖世,雄踞天下的帝王,那么他的身上,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存以下几个特点。

冷酷,理智,绝情绝义,毫无半点信誉或原则可言,同时又懂得如何掌控权力,如何运筹帷幄,永远都不会落于人后。然而这种帝王,注定又是不会爱上任何人的,更不可能会珍惜任何人,他爱的,只有自己的江山,和自己而已。

好则名垂千古,坏则遗臭万年。

郁紫希望,自己当初的决定,不会是错误的。

归雁声声,雾霭纷纷,群山间的夕阳在最终落尽之后,惟余一片往事成空的怅惘与逼仄。

天光云影也在陡然间黑暗下来,什么都看不清晰,只隐隐听得到天地两极的风声在群山间穿梭,徘徊出一阵又一阵哽咽的余音,让人听来心中一寒,陡然生出些毛骨悚然的惧意。

数十万的军队打着火把前行,让郁紫吃惊不小的是,他没想到壁立入云的天崭崖下,居然并不是他一贯所想的绵延沙漠,而是一湍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九曲河川。

而更让他想象不到的是,此川居然源远流长,落差极大,从上游到下游,湍急的水汽回旋着壮浪的水波,如挟天风海雨般地直落天外,令人看来惊险万状,震撼非常。

真可谓,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而今,连郁紫都不得不赞叹,如此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浩瀚景象,如不是他自己亲来此地,又怎会相信茫茫戈壁上,也可生得出这天外飞来之渊,巨流倾泻之水。

郁紫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湍急流之所以没被发现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天崭崖的对面也同样矗立着一座高标接天的危崖峭壁,二山遥遥相对,相互送迎,一起将迂回曲折的惊湍急流夹在其中,这才让人忽视了此地。

众人的火把照亮了这稍显恐怖的夜色,郁紫一抬头,发现了早他们一步先来的宁紫玉,正负手而立在不远处指挥众人搜寻叶邵夕,他见状,当下便带兵过去,磕头请安。

“启禀太子,全军已奉命集合完毕,就等太子殿下一声令下。”

郁紫刚禀告完毕,正要等宁紫玉发话,却见宁紫玉不知在大河之中看到了什么,身体一震之后忽然纵身一跃跳到了水中,冲着水中一块凸起的礁石,奋力地游了过去。

“快!快!快跳进去!保护太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