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3/5)预留阳光 / 一兜子

已经让姜琉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热情。

姜琉注视着纪余的眼睛,随即垂眸淡淡说道:”其实中文的确是我的母语没错,我童年一半是在这里度过的。”

纪余本以为自己只能听到些社交辞令,没想到竟然歪打正着找到了话题,“在这儿?真令人意外,难怪唐纳德氏会让您这位大忙人来亲自上阵负责这次的项目,原来还有这么一层缘分!如果您有时间我可以带着您到处逛逛,寻找一下童年的记忆?”

姜琉似乎是笑了一下:“记忆啊,也好,如果纪先生不忙的话,就麻烦了。”

看着那张混血的脸上突然露出笑意,纪余觉得自己的心跳似乎都慢了半拍,他止不住在心里呐喊,天啊,长成这样简直犯规到没有规则好吗!他装模作样地拿起杯子轻抿一口,再抬起眸子又是一片清明。“那好,总可以找到时间的。”

不同于上午,紧张严肃的气氛在午餐之后变得融洽了不少,纪余满意的发现两方人员在交流问题时语气和眼角都是柔和的。不过生意毕竟是生意,再好的态度也压不住问题的犀利。

“即使有国际贸易的经验,国外市场的环境你们其实并不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审美,需求你们都没有明确的把握。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唐纳德氏的一个代表问道。

纪余态度谦虚,“唐纳德有这样的疑问我非常理解,不管做哪个行业,了解自己的消费对象都是十分必要的。渔舟能在短时间内发展成这个规模和了解国内行情走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各位不要忘记我们这次接洽的目的。”纪余指了指手上的资料,“我们的目的是合作,渔舟想要独立走向国际并不是不可能。但那需要很久,因为没有合作伙伴,您刚才所说的那些就需要我们自己进行长期的调查和追踪。可是时间不等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特色艺术品的需求是等不了那么久的,一旦错过了时机,渔舟即使走向国际市场能做的也只是在众多品牌悠久的艺术品投资企业中分一杯羹,没有意义。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希望与唐纳德氏达成合作的原因。唐纳德氏拥有悠久的历史口碑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无与伦比的经验和客户群资料,而渔舟拥有在中国过硬的口碑,被誉为高级艺术品投资的门槛,一大批愿意提供拍品的客户。请各位想一想,两者的合作从来都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合作共赢。”

姜琉听着纪余侃侃而谈,不由将眼神从资料中移出来,他看着坐在桌子对面的男人语速平和,神态自若,面对问题里的陷阱四两拨千斤,他不得不承认自家公司的员工眼光确实不错。至少面前这个人就已经保证了渔舟的质量,这不是一个富二代仗着自家资源而做的游戏,纪余是真的在认真考虑渔舟通过与唐纳德合作进入国际市场。

思及此,姜琉开口认真地问道:“我看过渔舟的资料,也认真听了上午的会议,我很认同渔舟的定位和口碑。但是,渔舟毕竟太年轻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冒着风险选择你们,而不是那些已经有过丰富国际市场经验的其他公司?我并不觉得他们能提供的资源会比渔舟要少。纪总,我需要一个理由。”

被点名的纪余有些惊讶,不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是这是姜琉在会议中第一次主动提问。也许,这位副总裁终于开始动真格了?

“的确,到了这个程度的合作关系,稳妥总是第一位的。可是姜总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些已经有经验的老牌公司似乎早就有了独自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他们缺的只是国际市场递给他们的一根橄榄枝。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唐纳德氏,您认为又能从对方手中抢到多少利润呢?一成?两成?不,姜总,唐纳德氏对于他们会变成一块踏脚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方在合作中能发挥的余地会越来越少,直到被他们彻底排除。您如此精明强干,不会看不出来这个合作关系的不稳定远远超出了与渔舟合作的风险。”

姜琉拿着钢笔轻轻敲击桌面,他换了个更为舒适的姿势靠在椅背上,“的确如此,可我凭什么相信渔舟不会也将唐纳德当成踏脚石?”

纪余眯了眯眼,好一个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渔舟的规模与唐纳德氏相比几乎不值一提,况且我方并没有国外的稳定客户群体,即使走出国门也需要依附唐纳德的强大资源。就算以后发展出一定规模,我相信依照唐纳德的模式和口碑,那些客户也并不太可能将自己的消费投入一个没有唐纳德保障的渔舟。“纪余身体微微前倾,面上的表情有种内敛的自信,“换句话说,在国内唐纳德需要依托渔舟的品牌,但到了国际,渔舟就需要依托唐纳德的品牌了。将唐纳德当踏脚石更是无从谈起。”

“可你刚才还在说,企业一旦有经验就会起排斥的心思,不是吗?纪总就一定能保证对唐纳德一心一意,不给我戴绿帽子?”姜琉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戏谑,他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刚刚睡醒的老虎,发现身后的小猫将它的尾巴当成了逗猫棒,虽然不生气,但却想去逗逗对方。

纪余很不喜欢对方的态度,很不喜欢。他也是个有野心的男人,即使现在处于劣势,他也总想着争一争。“姜总,心意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不靠谱的,即使是婚前爱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情侣也有可能因为柴米油盐而离婚。所以如果姜总是只使用双方的诚意作为合作前提,我会在感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