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

(2/3)农家小娇娘 / 王梓芸

不是个会把家里银子牢牢抓在手里的男人,家里银子,他都交给了林颜娘。

再说她手里的铺子和庄子,每年都是有进项的,所以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的确不算什么。

在林颜娘的话说完后,林母还准备说些什么,可是林父却阻止了她。

“孩子说的对,这些东西都是小东西,让村子里的人记着孩子的好,也是应该的。

这是咱们第一次来京城,以后自然不会有这些的,咱们给的时候说清楚,就说是女婿感谢那几年在村子里大家对他的照顾。”

其实林父还有句话没说,就算是碗口村的人真的起了贪婪的心思,有四个家族在,还有村子里的村规在,他们是不敢有什么的。

更别提,村子里只要是有点底气的家族,都有孩子在自己女儿女婿手里。

只要有这几个孩子在,谁又敢来找女儿女婿的不痛快!

林颜娘看着林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笑了起来。

“那几个孩子都写了信,准备了东西让爹娘带回去,等看到了他们孩子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就算原本有什么心思,也不敢有了。”

林颜娘这话一说,林父就看向了她,自家女儿原来是什么性子,没有比他这个做爹的更清楚。

看到原本娇气的女儿变成如今这样,林父也是欣慰的。

不敢有?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肯定是有底气的!

“这件事情等回去,就让你娘和你堂婶商量一下,有你堂婶帮着,你就放心吧。”

听林父提到郑氏,林颜娘又想起小郑氏上次说漏嘴的事情。

“爹,你可知道堂婶娘家,是怎么样的一个家族?”

郑氏一族在他们村子上也是一个大家族,起先林颜娘以为郑家就像他们碗口村的林氏一族一样,可是却没有想到郑家并没有那么简单。

林父诧异林颜娘为何会突然提到郑家,不过在林颜娘说出那天小郑氏说漏嘴的事情后,林父也是不解。

“爹不知道郑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知道你堂婶他们郑家是后搬来的。”

林颜娘倒是第一次知道郑氏一家原来是后来搬去碗口村隔壁村子的,不过既然这事她爹也不知道,那就算了。

不过……

“爹,你看堂婶一家能这么齐心,想必就是堂婶厉害。可是我觉得,这郑家的家规也很重要,咱们林家,是不是也该有个家规?

别的不说,就是这孩子满五岁就该读书,不论男女,咱们林家不是没有那个能力:还有咱们林家日子越来越好,以后子孙说不定就有不学好的,这林家男子四十岁没有子嗣才能纳妾,也是需要有的。”

这关于林家的家规,林颜娘自然只是和林父提一下,到底该怎么制定,那是林父才能决定的。

林父刚才听林颜娘说了郑家的家规,他也是心动的。

就像林颜娘说的那样,现在林家的人是都是好的,可是以后呢?

林家以后子孙繁衍,人只会越来越多,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以后的林家子孙,谁能断定,他们是不是就是个好的。

“你说的有理,不过这事不急,等爹好好想想。”

林颜娘看着林父答应了下来,就松了一口气。

这事她也和安锦云提过,安锦云也是一口就应了下来,不过他也是说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这家规,可是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是一个家族,在这断岁月里,最好的标志!“你们这次来,我看着你们都老了不少,我还给你们准备了不少补品,都是别人家送来的,堂婶也有,弟媳妇的娘家也有一份。”林颜娘看着林父说完这句话,这才看向林母,“娘,你回去后帮我带句话给堂婶,就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她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林颜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但是她一直都知道靠人不如靠己,这种事情,找谁都没有找她堂婶可靠。

林母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可是林父却是明白。

他看向自家女儿,心中猜测着女婿要做的事情,越想越觉得可怕。

看来这次他决定回碗口村还是对的!

女儿女婿现在能依靠的,只有他们守着的碗口村了,所以林父也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次回到碗口村,他一定要多为女儿女婿准备些东西。

林颜娘不知道林父已经猜到了什么,在和林父林母说完话后,她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林颜娘心里很期待安锦云会做出什么样的冰灯来,可是为了晚上看到的时候惊艳,她还是忍住了去打探一番的想法。

京城的正月十五叫花灯节,比赛冰灯,还有猜灯谜,都是京城的传统。

等过了今天这个全京城都热闹,这个年也就过完了。

林颜娘按着京城的传统,准备了一些吃食,又盯着厨房给几个要离家的孩子每个人都做了不少的肉干。

这肉干,是林颜娘跟着留在边塞的英娘学的,英娘嫁到边塞后,第一个学会的就是边塞家家都会制作的肉干。

他们的肉干,不仅肉不柴,而且还特有有味。

林颜娘做饭本就好吃,几个孩子都是正爱吃肉的时候,所以她考虑了一下,就决定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些肉干。

当然,给孩子们的衣服、鞋子,林颜娘也都准备了。

尤其是练武的几个孩子,那衣服鞋子更是准备了很多。

当然,还有每个孩子要带给各自师父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