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3/3)我被金主的白月光捡走了 / 薛直

本身的魅力是真的强……”这是那个收过明川的糖的忠实粉丝。她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虽然因为粉丝属性,会时不时思维跑偏到明川本人身上去,但是对于镜头现在在讲什么,也是领会的比较清楚的。

“他看起来很疲惫,很灰暗,不是因为工作,刚才下班的时候都说了,最近都没什么压力……但我真的很担心他……”

看着大荧幕上的明川独自做饭,菜刀机械的切菜,但是刀工说不上多好,成品也不怎么引人食欲,然后他坐下来,狭小的饭厅里椅子咯吱一声,令人难受的响了一下,他坐下来开始吃饭。

这一幕吃戏,仍然沉默无声,咀嚼被处理的没那么聒噪和复杂,像是一种烦人的背景音。他一边吃饭,一边翻看一个写着凌乱字迹的笔记本,注意力完全不在食物上,表情也是微微蹙眉,低气压笼罩。

剧情在这几分钟是近乎停滞不动的,但是观众却没有觉得无聊,反而在这沉默之中对主角的家庭条件,精神面貌,甚至内心的疲乏困倦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甚至产生共鸣。

“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是这么普通平凡的场景我也觉得一点都不无聊,甚至已经开始担心了。”

这是那个吃过冰淇淋的姑娘。

而这就是表演的魅力所在,真正的演技不是在台词里,动作里,它蕴含在神态,语气,眼神,甚至是气质里,浑然一体,无法和演员本人分离,甚至就像是角色降临在现实之中,即使是感知力不怎么敏锐的人也完全可以不太费力的明白导演在说什么,角色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这并非没有门槛,所以看懂了的观众都会意识到,这里要看懂不太容易,但是我看懂了,产生一种智力上的满足感,接着就会反馈在观影体验里。

明川坐在第一排,回头看了一下微弱光亮里观众的脸,其实什么也看不清。

他微微松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电影是个好电影,可是他是没办法太投入剧情的。

一来,差不多所有故事他都知道,而这又不是悬疑片,二来,他还在现实里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是他第一次担纲主角,可以说是电影成败和他的表现息息相关,而谁能决定成败?

当然是观众,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扶着这个孩子走了一段路,然后它见到了无数观众。

接下来,作品已经脱离了生产者,真正面向了广大的受众,他们什么都不能做了,只能祈祷它一切顺利,能够进入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放映厅里很安静,几乎没有什么悉悉索索的声音,明川能感觉到那种气氛,所有人都在剧情里,被电影吸引了,专心而投入。他微微松了一口气。

导演很敏锐的回头看了他一眼。明川感觉到他也和自己一样,比起电影更关注观众的反应和投入程度。

这是一部好电影吗?

是的。

它能成功吗?

这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坐在导演身边的顾碧城也紧跟着询问的看了一眼,明川微微摇头。

按理来说,一部小成本文艺片的首映,本来顾碧城这种大老板根本不应该过来站台,但这里有个问题是,这是公司涉及电影行业以来的第一部文艺片,再说这方面他们也才刚开始,不是摆架子讲究等级和配不配的时候,所以顾碧城还是来了,同时也让外界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拔高了不少。

亲自到场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明川没有问过顾碧城是不是来替自己撑场子或者帮忙的,他是不是担心自己太紧张。

无论是不是,他在,明川就找得到安心的感觉了。

顾碧城在朦胧的光影里投来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荧幕上的光线暗淡下去,明川看不清他的脸了。他端正了坐姿,心不在焉的想着刚才的那一眼对视,提起来的心慢慢沉下来。

他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问心无愧,莫问前程。

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顾碧城的亲儿子,从投资建组到后期宣发,无一例外都是他亲自过问的,其实顾碧城自己应该也很紧张?

想到这个明川笑了笑。

顾碧城或许就是秉承君子慎独原则的那种人,他向来收敛,喜怒都不爱外露,熟悉的人自然能察觉一点端倪,但那对于明白他在想什么的帮助是很有限的,你只能知道他心情大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