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

(1/1)丑女如菊 / 乡村原野


她微笑点头,让葡萄找个粗瓦罐,装上水,将黄杜鹃c-h-a进去,随意地放在院墙根下野菊花丛中,一眼看过去,青绿的菊苗衬着鹅黄杜鹃,倒像自然生长的一般。

她自己则收拾蘑菇和野笋,槐子笑嘻嘻地蹲在一边,帮着剥笋,道:“我上山的时候也见了不少,就是没空弄。”

正说着,小井儿和板栗都大叫起来,原来,他们见黑皮将牛赶进后院去了,立时不依,这也是每天早上都要上演的戏码。

张大栓扛着锄头大步走进院子,听见叫声便笑道:“板栗,想爷爷了?”他不及放下锄头,就站在孙子跟前,和他说了一大通话,也不管他听不听的懂。

菊花忙进屋拿了手巾等物递给他,槐子又帮着打了桶井水,让爹洗漱。这时节用的是剥皮的柳枝,咬烂了沾点盐刷牙,倒也干净,往常可是连盐也没得沾哩。

等何氏洗衣回来,菊花和葡萄便帮着晾晒衣裳。刘婶则端饭菜上桌,招呼吃饭。堂屋一桌,厨房一桌。刘黑子没回来,他跟雇工们在一块吃饭,荒地那边专门有两个女人做饭。

饭后,张槐去了村学堂,将昨天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周举人,只是隐去了宋掌柜的一番话。

“晚辈猜想,定是夫子让人带走了杨子他们,却被人误传是抓走。”他对周举人如是说道。

周举人捻须点头:“我猜也是四叔,只不敢十分肯定罢了。想来过几日就会有书信确认。呵呵,这下你可放心了?令弟入了国子监,前程无忧矣。”

他想起四叔,那个周家风华绝代的人物,几起几落之后,再次屹立朝堂,不禁心神恍惚,根本没听见张槐说什么,只见他嘴巴一张一合的。

几年前四叔遭人陷害,不得不告老回乡,却是连家也没回,留下一纸书信,然后杳然无踪,徒让他慨叹多年,谁知竟隐居在此。

好一会,他才平静下来,看着眼前的农家青年,羡慕不已。

他之所以听说张槐在四叔身边念了两年书后,马上对他另眼相看,并不是说他念了两年书就能如何了,而是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连他都没得到过四叔的亲自教导呢,何况还是朝夕相处、言传身教这么多年?

就算四叔以前也教授弟子,但他本身为官作宰,自是无暇日日指点,不过就是偶尔去国子监讲学罢了。

所以他既羡慕张槐,又因为他没坚持读完而惋惜,白白错过了这场机缘。

槐子见周举人幽幽地望着他,不知他有何话要交代,便恭敬地坐着,等候他发话。

周举人静默了一会,才对张槐道:“如今正是农忙,你且回去,此事不可对外传说——四叔最不喜人借他之名,炫耀谋利,因此我周家也一向行事谨慎。令弟等人入国子监,虽说因四叔而起,但以四叔为人,断不会行此举措,此事怕是皇上授意。”

以四叔的学识经历,言传身教五六年的弟子,初出世便如此抢眼,新皇是不会放过的。

第四百零九章 流言四起

张槐心里“咯噔”一下,不知是喜是忧,且不退下,望着周举人欲言又止。

周举人冲他摆摆手,笑道:“无需担心,不过是因为他们是四叔的嫡传弟子罢了,总要另眼相看些。”

张槐这才略略放心,跟他施礼告辞。

周举人却又叫住他,含笑道:“你上回送来的干菜和腌猪肚猪头,味儿不错,茗儿和她娘亲都很喜欢。唔,那个猪耳朵我也很喜欢。是你媳妇做的?”

张槐忙道:“是晚辈媳妇做的。若是夫子喜欢,回头再送些干菜来,猪头也还有一个。”

周举人点点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张槐笑道:“夫子不嫌弃,晚辈只有高兴的。往年周夫子也最是爱吃这猪头r_ou_和猪下水,晚辈媳妇做好了,送来让夫子下酒。”

周举人顿时眼睛一亮:“哦?四叔也爱吃?呵呵!这可真是一家人了。如此,就厚颜托你媳妇也做一回让我尝尝如何?”

他只觉跟张槐距离拉近不少,说话语气也亲切起来。

张槐很意外,但嘴上却爽快地答应了,又寒暄几句,方才出了学堂。

回到家,菊花听槐子说了周举人的话,又说他想吃干菜的事,也是十分意外:这样清高的人,居然说出想吃猪头r_ou_的话来,怕不仅仅为了吃。

她好笑地想道,因为他的青睐,她倒多了一桩事。

于是过了几天,特地煮猪头,拆猪脸r_ou_,烩猪耳朵,还做了个腌菜烧大肠,等槐子收工回来,跟他一起送去学堂,有幸见到了周家小姐周茗。十三四岁年纪,极端庄温婉,满身的书卷气。

这是后话,也无需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