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3/4)荒野之春 / blueky

旷星》已经筹备了将近三年,贺坤投资《旷星》的时候他们两个还不认识,这片子很可能真是当时贺坤为费朝拉起来的。

虽然明知无可厚非,可是还是有那么点不爽,连对贺坤来探班的期待都淡了。万一贺坤看见费朝呢?也许最多就是让原来“知情的人”继续误会,对他和贺坤间的关系并没什么影响,但想想就是不爽。

如果这人是孙嘉,他大概不会什么想法,可是费朝比孙嘉高竿太多,根本不是一个段位。他跟费朝就剧本和角色交流过三四次了,至今对费朝这个人本身依旧没有太多明确而立体的认知,只觉得他是个任何方面都几近完美的男人。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短处,大概只能翻旧帐,说他搞投资副业时让人不够省心吧。

邱依野是有点鄙视自己这点小心眼和攀比心的,觉得有失风度,于是尽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电影本身。好在开机后他就没有j-i,ng力想这些了,一心扑在人物身上,少了很多烦恼。

然而该来的终归还是会来,贺坤怎么可能忍得住只在视频里见到他?

第75章

《旷星》在中国拍摄,两个主角是中国人,然而主创团队一大半都是查曼从好莱坞带过来的,行事风格和拍摄风格都非常西式。片场的气氛轻松随意到时常让人觉得不靠谱,大家花很多时间喝着咖啡聊天,但只要到了开始拍摄的时候,所有人都严阵以待,对针尖大的问题都要较真出个一二三。

费朝近些年不仅时不时出现在国际大片里,还参加很多国外时尚活动,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已经很熟悉。他说英语时带着一点中式口音,但非常流利,可以基本无障碍跟外国工作人员交流,甚至能开玩笑让周围一圈人乐不可支。

这对于邱依野来说就比较困难了,他做学生时英文成绩是挺不错,可近五六年都没怎么使用过,一个多月的恶补杯水车薪。

听不太懂说不流畅,邱依野又不是特别外向的人,再加上别人都太能讲,于是他就显得话非常少。还好他主要跟导演查曼和费朝沟通,与其他外国演员和工作人员只要能大致表达清楚意思就可以,具体的查曼和执行导演会详细跟每个人讲。

于是邱依野在外国人的圈子里就有了个小绰号,“ty”(安静的美男纸)。他是从ryan lee那里知道自己这个绰号的,即使明白这帮人没什么恶意,似乎还是某种夸奖,可是心情依旧复杂。

ryan是男三号,另一个人工智能昩的扮演者,一个挺开朗的中美混血,在中国有不弱的粉丝基础。邱依野跟ryan的对手戏被安排在比较后面,不过ryan总过来找他聊天。这混血帅哥能听懂汉语但说不利索,跟邱依野讲话得用英文。

似乎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时用中文也可以”的想法,邱依野跟ryan说话时不太紧张,经常发挥出120的功力,英语口语竟然显得不太差。ryan原本以为邱依野的英文跟他的中文一个水平,于是也挺惊讶,夸他英语说得好,越发认定邱依野只是不爱说话。邱依野对他说“呵呵”,ryan傻白甜的对着他笑。

他跟ryan的聊天从来没啥实质内容,过后再回想时往往都不知道聊了什么。不过多亏有这么个让他不得不开口说话的人,邱依野都能感觉到自己英语口语的进步。

ryan似乎觉得“ty”这个绰号特别适合邱依野,只是太长了不够朗朗上口,擅自改成“y”,并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邱依野看着他,微笑成“你开心就好.j”的样子。

贺坤作为前后放进来近亿人民币的大投资商,来关心一下拍摄进展再正常不过。他像恋爱里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双商有所下滑。打算给邱依野个惊喜,也想悄悄在暗处观察邱依野工作时的模样,就没告诉邱依野他要来探班的事。他满心假公济私的甜蜜,忘记考虑剧组其他人会把这当成个大事。

查曼接到制片人吕伟的电话,说贺坤要来旁边随便看看,不希望耽误正常拍摄。他想了想吕伟的意思,把费朝的戏稍微做了些挪动,让贺坤来正好能看到拍摄过程。

贺坤进片场后正如他所表达给吕伟的想法一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逼真的布景中,费朝正和“当局”进行交涉。

贺坤扫视全场,一眼就看见坐在下面一脸认真的邱依野,然后站在暗处津津有味的观察邱依野的表情,觉得他思索的样子迷人得不行,一边开心能看到这样的邱依野一边烦躁平时都是别人看着这样的邱依野。

片场除了在拍摄的区域之外,其他地方都不怎么明亮,而邱依野坐的位置大致处于贺坤和费朝连线的延长线上,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贺坤在一动不动的盯着费朝看,再联想那些模糊的传言,图文并茂的劲爆八卦在大脑里唰一下自动生成。

查曼说这一镜可以了,示意准备下一场。邱依野低头在自己的剧本上记录下一个小灵感,再抬起头来时旁边都没人了。他往远处看,那边太暗,他感觉其中有查曼吕伟费朝和其他几个主创,但看不清他们在做什么。

邱依野沉浸在刚刚蹦出来的这个小灵感里,没兴趣去凑热闹。他把想到的表情在脑里过了一遍,打开在片场里没信号的手机,对着前摄像头拍下一小段,反复看过两遍,又动笔添上几句细节才合上剧本,起身向下一场所在的区域走去。

“y!”他被ryan拍了一下肩膀。

今天没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