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

(2/2)特殊案件调查组Ⅴ / 易容术九

地点吗?换一个近一点的地方?”

“不用这么麻烦。”程锦道。

七组便把现在的会面地点告诉小安。

小安抱着电脑编了一会儿代码,很快运行结果出来了,电子地图上显现出了三条线路,“这三条是最近的,你们说选哪条好?”

七组比较了一下,选了中间那条,“这条路况最好。”

新车比之前那辆车大一点,内部布置得更加舒适,也更加安全,椅子是很结实防震的款式,而且还配有安全带。

司机道:“这辆安全系数很高,最算掉坑里,问题也不大。”当然,前提条件是坑的深度没有超标。

程锦坐在椅子上感受了一下,很稳固,当然,牺牲的那辆车上的椅子也是很牢固的,因两辆的椅子都是固定在车厢底上的……杨思觅突然侧坐到程锦腿上,程锦反抱住杨思觅的背,仰头去看他,“怎么了?”

“没什么。”杨思觅抱了下程锦的脑袋,然后在程锦身侧的椅子上坐下。

程锦笑看着杨思觅的动作。

环保局的那位处长叫杜心平,是个年轻人,比卢阳更年轻。

程锦戴上眼镜,粗略地看了下他的履历,非常一帆风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那种顺畅。

杜心平也在观察程锦等人,他家中的长辈跟他分析过,程锦是那种办事的人,能力不错,没有根基,没有倾向,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某些事才会是由他来办。

长辈还跟他提起过杨思觅,不是八卦他和程锦的关系,而是说多年前他曾见过杨思觅一面。

当时杨思觅还很小,约莫三四岁,聪明漂亮,很拿得出手,所以被他外公带来参加聚会,还给大家唱了首儿歌——没办法,不管是谁家孩子,都难免被拉出来给大家表演节目逗趣儿。

这是件小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场的客人们仕途最平顺的现在已经走到最高那一层了,如同他长辈还记得这个孩子一样,其他人想必也记得,只要他不作死,没人会动他。

程锦和杜心平互相客套了几句,然后进入正题,聊起了楚南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囊括了粮食重金属污染问题。

杜心平对楚南的工业了解得比较深,很多细节是程锦他们这些外行人所想象不到的。

程锦边听他说边想,有个知情的内行人在是比较方便。

他又回顾了一下杜心平的简历,此人当初会登上楚南这条船当然不是随机选择的,其中存在着家族势力的作用,现在他想下船,这肯定不是说下就能下,得壮士断腕,他家会伤元气,伤多少,那就看他家的能力与时运了。

杜心平家差不多也是这么考虑的,趁着还有机会下船赶紧下,总归比跟着大船一起沉入水底来得好。

两个月前,谁也想不到大船可能会沉。就算卢阳把事情捅到上面去了,大家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这是不能被展现在阳光的事,也因为这事牵连非常广,所谓罚不责众。

没人想到后来会风云突变,上头居然想严查此事。

查当然是要查,有人实名举报,那总是要查的。

但楚南的粮食金属污染问题本可以办得低调,不是说舆论上的低调,而是水面水底都平静的那种低调,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那得由楚南自己人来办。

可是最终来的却不是楚南阵营的人,而是敌方,是他们先前屡次得罪过、现在得罪得更狠的人。

大家一得到消息,立刻感觉大事不妙了。

当然,大家的认知不同,有些人觉得“我的地盘我做主”,己方胜率很高,有些人觉得情况危机只能你死我活了。

大家屁股坐的位置也不同,有些人的屁股是已经焊在楚南这条船上,有些人还有机会下船,例如杜心平。

下不了船的只能更加用力地抱着船柱了,这样在船震荡时,至少不会被甩到水里去,而且,或许只是震荡几下很快就又风平浪静呢?现在不抱紧了等风平浪静时肯定是会想买后悔药,而船主是不会卖给你的。

——不管船上的人如何纠结,程锦是无知无觉的。

船有洞,那就补洞。至于沉船,他本来是没想过的。

他没想掀什么风浪。在他看来,天气虽然有点y-in沉,可能有雨,但不会是暴风雨。

他预料了某些人会紧张,甚至疯狂,但没料到他们会集体“狂欢”。

九组出事时,各部门都有动静。程锦这才发现,事情比自己预想的复杂。那些人是在表明立场,也就说事情已经不是单纯的粮食金属污染问题了,而是阵营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权力的斗争”,只有胜负,不可能和局——和也是输方求和。

程锦当然是得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