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2/3)三世·江山 / 沧海惊鸿

舒说着,取出内里贴身放置的一只荷包,自里面取出叠得板板正正的纸张来,擎向群臣道:“各位大人,这是祖父弥留之际写下的亲笔书信,命君舒务必亲自呈给陛下。请各位大人过目!”

眼前情势朝着一个奇怪的地方发展而去,在场众臣都大觉意外。

一时间人人心中打鼓,不敢去先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忽见一人越众而出,先是向元幼祺揖道:“陛下,臣请旨一观此物。”

正是安国公顾书言。

元幼祺心中默默赞赏点头,向他道:“顾卿自便。”

众人见皇帝的脸上显然有赞许之意,都不由得暗自后悔:这么个拔头筹的机会,怎么自家就没把握住呢?

如此想着,已有几位老臣凑近了来,就着顾书言的手,端详起那封书信来。

看罢,无人怀疑这是肃王亲笔所书。于是,众人看向元璞的眼神都颇古怪起来。

只听元幼祺又道:“肃王叔临终之前,亲笔书乞封长子元理为世子。朕感念肃王叔一生为国为民c,ao劳,兼之理皇兄乃肃王叔嫡长子,得封世子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朕没有理由不允。”

她说着,又面带痛惜道:“此事也是朕之疏忽,朕当时确复旨允了,只想着要风风光光地颁下册封理皇兄为肃王世子的旨意,也算不辜负肃王叔的期望了。朕却没料到,天不佑肃王府,竟是如今的状况……”

她不经意地划过犹怔跪着的元璞,元璞感知到她的目光,身体明显一抖。

元幼祺接着道:“朕今日来祭拜肃王叔与理皇兄,也是为着亲自将册封世子的圣旨送来。唐喜!”

唐喜听唤,上前去,将那份册封元理为世子的圣旨朗声念了。

灵堂前,册封世子的旨意被唐喜念出,而被册封的那个人,此刻却躺在灵堂内的梓木棺里,早已经与世长辞。

灵堂里里外外上百人,却安静得只回响着唐喜诵读圣旨的声音。这情景,怎么看怎么诡谲非常。

众人听着,倒也罢了。可是身处其中的元璞,又是另一种感觉——

他的身体不由得朝众人所在的方向蹭了蹭,因为他总觉得,后侧方的那具盛着元理尸首的梓木棺里,有一双怨毒的眼睛,在时时刻刻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皇帝近日的所言所行,太多出乎群臣的意料。

然而还有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

唐喜读罢圣旨,元幼祺一手接过,向跪在面前的元君舒温言道:“肃王叔的心愿,朕已经替他完成了。他老人家在天之灵,想来也会欢喜的”

接着,她把那份圣旨递向了元君舒。

众人的眼睛一时间都瞪得老大。

而元君舒就在百双眼睛的诧异瞪视之下,双手高举,接过了那份圣旨。

“肃王府自肃王叔当年开府,至今几十年,朕不希望它败落下去,”元幼祺勉励又道,“君舒,你当承继你的祖父和你的父亲之志,莫让朕失望!”

“谨遵圣命!”元君舒叩拜道。

她们二人这般旁若无人地对话,不远处的众人句句都听得清楚。

就算皇帝册封元理这个死人为世子很是诡异,但也不该是元君舒接旨啊!如今肃王已殁,阖府中地位最高者、最有资格承袭肃王爵位者,难道不该是肃王次子元璞吗?

总算有几个脑子转得更快一些的臣子惊然醒悟:陛下这是要……要将肃王府托付给元君舒!可是元君舒她……她是个女子啊!

他们的陛下,不仅开女科,如今竟是要封一位女亲王吗?

可是元璞……

他们看向目瞪口呆状的元璞,之前同情他的目光,此时都变作了幽深隐晦。

元幼祺拜祭了,颁旨了,似就再没有继续待下去意思。

她看都不再看元璞和还跪在地上的汤志玄,向立在群臣中的顾书言道:“顾卿府中近日可进了什么新鲜花卉?”

顾书言被点名,初时一愣,继而回道:“臣家中近日刚购了一株罕见的墨兰,陛下若不嫌弃,请移驾一观。”

顾氏出自江南,顾书言素来喜欢莳花、品茗等风雅事,众人并不以为异。然皇帝谁家不点偏点顾家,可见之前顾书言替皇帝分忧拔得了头筹。

果然是顾家啊!

群臣恭送御驾的同时,心里无不这般寻思着。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小元去顾府干吗~

☆、第一百九十章

皇帝与安国公一同离开了, 众人一直恭送到了门口。

原本皇帝该登御辇, 安国公该登自家的马车的, 不成想, 皇帝竟对安国公谦让了起来——

“朕的御辇上宽敞,索x_i,ng都是同路, 顾卿便与朕同乘吧!”

众臣皆瞪着眼睛瞧着,支棱着耳朵听着。安国公世子刚被从刑部调去协助郭仪主持女科, 虽说是个副手吧, 但以顾仲文的年纪, 这已经是破格任用了。皇帝如此重视顾氏,顾氏又一意逢迎圣意, 何愁不升发啊?

众人想想顾家, 再想想自家,觉得可供习学之处甚多。

此时,顾书言已经与元幼祺客套完毕, 又告了罪,方随着元幼祺登上了御辇。

御林军护卫, 天子仪仗开路, 一行浩浩荡荡往顾府的方向去了。

御辇辘辘而行, 内里的人几乎感觉不出车轮的震动。

元幼祺与顾书言君臣二人谁都没在意车驾如何行进,那不是需要他们关心的事。

他们先是彼此例行的寒暄,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