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2/3)总有人要实现我的愿望 / 君子白

担心,只是可能会稍微惆怅一下儿子有了小秘密不告诉他们而已。

很快他们也抛开了卖冰棍这个事情,反倒是在时秋十分意外的情况之下,掏出了三个盒子。

时秋:“???”

兰芝把其中一个盒子塞到了时秋手上,然后递给了时秋一张电话卡。

“爸爸和妈妈今天去手机店逛了一下,我们买了三部千元内智能触屏手机,这一部是给我们即将开学的小秋的。接下来,由我们小秋自己把电话卡塞进去。恭喜我们小秋上初中啦。”说着,时继和兰枝同时鼓鼓掌,然后也从另外两个小盒子里拿出了两人的手机。

时继和兰枝以前用的都是蓝底黑字的键盘手机,而且还用了很多年,完全跟不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不是今天他们同事掏出了手机,有意无意的炫耀了一段他和自家儿子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父子情,时继和兰芝还不会受到刺激而决定去买。

刚好时秋又还没有过手机,而且即将成为初中生,这手机也来的非常之及时了。

“哦……”时秋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他使用过肖俊最近新换的那台上万的手机,但是他还没拥有过属于自己的,一时间有种微妙的拿到了新玩具的欣喜感。

加上看到父母手上两台一亮黑一银白,而他是同款的土豪金颜色,一看就是家庭机,他这个颜色还看起来特别有钱。

“喜欢吗?”时继乐呵呵的明知故问。

——实在是非常之喜欢了!

时秋眉眼弯弯的用力点头,身上的世故冷静瞬间融化在了这个眯眯眼的笑容当中,变回了会因为新鲜东西而喜乐的普通孩童。

就在一家人开始傻乐的用着家庭套餐可以彼此免费通话的功能近距离打电话,门外就传来了几声嘈杂,然后门铃很快就响了。

还在傻乐的时秋开了门就看到了一群人,走在前锋的是记者和摄影机,后面不知道是工作人员还是围观的街坊领居,一时间楼梯口都被堵住了,场面十分壮观。

于是时秋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

时秋:_(:з)∠)_忘记还有这回事。

“您好,请问这里是时秋家吗?我是昌盛台的记者王琳,我们来这里是想要请问方不方便采访一下时秋同学,听闻时秋同学为昌盛镇争光的事情,我们电视台很想报道一下时秋同学的事迹。”

因为时秋只开了内里的木门,所以记者还没被关在门外,没得进来。

时继和兰芝也走了过来,看到了门外挤满了人,有点吓了一跳。

“采访是可以采访,可是人这么多……?”兰芝先是开口,毕竟在她的观念里,被电视台采访并且上电视可是很高级的事情,她还在开始思考要不要买一台小电视回来看了呢。

平日想看电视的时候就会在工厂那边的电视看,倒没想过家里也可以放一台。主要是时秋全家对电视都没有特别的喜好,所以买台电视回家这种事情也没有人提起过。

记者一看有戏,便炯炯有神的朝身后的人挥手,“乡亲们,你们后退一下,让我和摄影师进去,乡亲们,配合一下,等一下我们再到楼下进行采访,让我们先访问时秋同学。”

虽然这么说着,但是身后的街坊邻居压根儿就散不开,主要是他们也想看记者是怎么采访时秋一家子的呀。

昌盛镇就一个破电视台,镇里只有一架小小的电视塔,这个电视塔里的工作人员不多,昌盛电视台也越来越少人观看,加上现在网络大爆炸,电视这东西更加少人使用了,所以别说是电视节目少人看,连记者在昌盛镇都成了稀罕的职业。

如果说人们看时秋的时候像是在看猴子,那看记者就像是在看猩猩了。

就在记者开始发愁的时候,岁初因为人声嘈杂就从七楼下来看看了。

今天他就呆在家没出门,虽然被系统说了一通,但他最近真是跟烦了时秋和肖俊了。这两个小孩卖冰棍的流程从头到尾都没变过,连卖冰棍的位置都让他们给固定起来了,这在岁初眼里真是越来越无聊。

然而在今天似乎有新的剧情加入?

看到六楼堵满了人,时秋一家在门内茫然,记者在门外喊破喉咙也没人鸟她,看起来实在是很可怜了。

“吕阿姨,周阿姨,你们在做什么呢?”岁初一下来开口,就锁定了走在最前面的阿姨,那是住在这一栋三楼以及住在隔壁栋的退休阿姨,她们平日最爱做的是组队到隔壁广场跳舞。岁初他的声音明明很轻,可偏偏却在这嘈杂的环境里让人听得十分清楚,本来非常吵闹的楼梯口人的声音亮度也渐渐低下去了。

至于为什么岁初会知道这两位阿姨的名字,完全是因为他很闲啊。他现在又没工作,任务目标也不鸟他,所以出来散步的时候,他这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看到有人就去刷存在感进行大人之间的社交,可以说算是职业病了?

反正这两位阿姨显然对他印象不错就是了。

“小初啊,我们是来看记者采访时秋的。”吕阿姨开口,周阿姨附和。

岁初摇摇头,然后笑着对有点心累的记者小姐姐说:“这位记者女士,你们采访的内容都会上电视吗?”

记者赶紧点头,“是的,一定会上。”

“什么时候会播出呢?”

记者似乎知道岁初想干嘛了,她立刻回答:“今天的采访在三天后会在昌盛台播出,如果等下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