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校园耽美 » 倚天屠龙反转记 » 第五卷 九阳真经 第十三章 初传太极十三式

第五卷 九阳真经 第十三章 初传太极十三式

(2/3)倚天屠龙反转记 / 笑笑流浪鼠

看片刻,便被追杀几千里。

张三丰摇头道:“各位都是有道高僧,饱学之士,武功高强之辈,若是往常,想凑齐这么多人也难得,这是我新悟出的一套武学。我现在便传授这孩儿,大家也不妨看看。还有什么漏洞阙疑之处。”

少林众僧一听,便又坐了下去。达摩智冷冷坐在一边,大家倒是一个心思:既然这老道士不介意,那么看看也无妨,尤其是他所说“新悟”地武学,以他百年修为,却真不知道是什么样地惊人武艺,这小孩子却能学到几招。

高强惊道:“太师傅。您老人家新悟出什么武学啊?”

这家伙在“偷学”武艺上一直尽心尽力,费尽脑汁,他刚才甘于冒着风险站出去为武当争光,心里面打的主意便是让张三丰高看一眼,然后他再以请教之名,让张老头传他点厉害的功夫招数。却没有想到老头子会传他“新悟”的武学。高强满脑子愣怔,他记得若是没有错,张三丰闭閤多年。悟出来的武学便是只有太极拳和太极剑,不过那是他一百二十岁,也就是张无忌二十岁悟出来地绝世武学,自此以后,武当派的功夫自成一家,与少林再也没有半点瓜葛,只是不知道,张三丰此时一百一十四岁高寿,哪里来的“新悟”武学。却听着张三丰站在那里,神采奕奕道:“老道晚年倒有大半时间闭阙,潜心研究武学,三十月来略有小成,初步推出一套太极十三式地粗浅功夫来,今日便在这里演示与这小孩儿,大家且替老道士掌一眼。”

高强听得都快要晕过去了,不是吧?太极十三式,那不就是太极拳的雏形么,只不过此时想必张三丰还没有悟通后面几十式。

高强窃喜:看来今天速摩智这秃驴把张三丰逼急了,居然把压箱底地功夫都要拿出来让人看了。

张三丰却是另有深意,他年岁已高,一切虚名如过眼云烟,尽数不放在眼中,如今只求张无忌平安无恙,他内心深处倒是有这么一个主意:若要求的少林九阳功,便是用太极十三式换之也可。因此要在众人面前显露这门绝学。张三丰却是不怕别人将这门功夫偷学去,盖因为武功一途,不仅仅在于招式变换玄妙,还在于舆招式配合地内功心法一途,两相结合才能发挥一门武功的真正威力。

如那鸠摩智当年以小无相功为底,模仿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他已经到了相当高地境界,形似神也似,七十二门绝技的诸般用力法门都模仿地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只是他太过于贪多,当时已经有走火入魔之徽兆,后来内功全被段誉吸去,也算是空做梦一场。

但是要达到他那种程度,却必须有几个条件。

首先得身居小无相功,以此为底才能衍化千万武学。其次必须有七十二门绝技的文本,如果只看别人施展外在招式,那也是枉然,看了七十二绝技文本以后,知晓七十二绝技用力技巧如何,外在表现如何,然后驱动小无相功模拟之,外在配合完全一模一样的招式,施展出一模一样的效果,这才算完。

七十二绝技文本,倒是慕容博送给了鸠摩智的,鸠摩智因此而大祸临头,还兀自不知,欣喜莫名。

但是撇开这件事情,却揭示一门武学真理,俗语有隔行如隔山,江湖中各门派所学也大相径庭,武当本派自有心法,而且是脱胎于九阳真经之武学至理后发制人,随后引申为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四两拨千斤,这与其他学派武学道理大相径庭。

所以张三丰敢在众人面前演示,却是这个道理,而且他也定下决心,这招式可以教授给高强,不过这心法一途么,自然不能在大庭广象之下说出来,他却是要隔空传功,要借着高强的身子,摆出太极十三式地招数,一招击败喀尔巴。

往日武当之武功,虽然尽力符合这几条要旨,但是从武当入门三十二拳到玄虚刀法,以及以后的武当绵掌,虽然含了“柔、慢”二字诀,终未达到大成,至今日之太极十三式,张三丰终于看到了以“至柔克至刚”的境界。

张三丰慢吞吞道:“好孩子,你看好这十三招。”

他气定神闲站在那里,嘴里喊:“起手式。”

只腿微曲,只臂从身两侧缓慢:举起,至肩齐平,由肩至臂,由臂至掌,由掌至指,如波涛翻滚自然平和,再由上至下缓慢。而行,但见其周身轻灵,浑身犹如不用半分力道,缓慢之极。少林八僧舆吐蕃二僧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不明白这老道士在做什么,须知道他们都是佛门大神通一类武学,虽然教义不同,但是佛家武学那等刚猛威望的武功却是一路,虽然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也有那拈花指那样看似柔缓的武功,但是出手缓慢而作用威猛,说到底是刚猛一路。

他们都是武学大高手,知道达到一定境界可以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但是如这般慢腾腾到极点的招式却是第一次见。

当下几个和尚心。里面却是一般想法:若不是张三丰老糊涂了,就是这门功夫太玄妙,故意打慢给他那徒孙看。

那里张三丰只掌一上一下,一阴一阳,环抱成球提腿迈步,嘴中喊出“揽雀尾”三字,紧跟着一招一式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窒碍打下去,一招招浑然,一式式天成,口中也随着叫出了这些招式名字:以起手式为首、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楼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抱虎归手、十字手、高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