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校园耽美 » 锦衣夜行 » 第211部分阅读

第211部分阅读

(2/6)锦衣夜行 / 月关

与一些得力的官员沟通一下,商量个进退才出手的,没想到他做事这么天马行空不着边迹的。

陈瑛也懵了,他是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官员,用固有的官宦思维,自然想不到夏浔这么莽撞。这正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夏浔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段,的确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不过陈瑛毕竟十分老练,匆匆四下一扫,发现许多大皇子派的官员也颇为惊愕,便知道夏浔此举恐怕根本没跟几个人商量过,心中不由暗喜。

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夏浔如此突兀,固然有先声夺人之效,可惜他也太急躁了些,根本没跟几个人商量,若能趁此机会阻止了他,他的气焰便会被打压下去,下次他再想倡议此事,气势上就会弱了几分,陈瑛心下急急盘算,脚下一动,就要出班。

可陈瑛脚下才只动了一步,提着一口气刚要跟夏浔比谁声大,身旁人影一闪,殿堂中央已经站定了一个老僧,一袭玄色僧衣,只在缁衣衣袖衣领处绣着两道金边,那是御赐僧官的标志,气定神闲地往那一站,单手当胸,宝相庄严地道:

“臣附议。建储,乃为宗庙万世至计,臣本不才,叨蒙恩遇,今又受圣上重托,委以编撰文华宝鉴,以授国之储君,皇恩浩荡,固不敢自默,岂敢不思君之所思,不忧国之所忧呢因此,臣赞同辅国公所言,请陛下,立太子”

陈瑛一只脚迈出班列,一张嘴张开一半,欲哭无泪:“有这么干的吗有这么干的吗在金殿上为了抢着说话,居然连武功都使出来了,这不是欺负人么,还有没有王法了”

道衍虽是出家人,却是一名僧官,明朝设僧录司道录司,掌管天下僧道两教。道衍是僧录司左善世,就是天下僧尼的总教主了,属于朝廷的官员,故而殿上见驾,要称臣。

解缙不会什么轻身术,可他会抓机会,道衍大师最后一句话还没落地,他的脚就迈出去了。他是内阁首辅大学士,站在文班之首,要上前说话也方便,一边走,一边便道:“臣附议古来父有天下,皆当传之于嫡长子,今皇长子资质纯正,足令宗社有托,臣请陛下,立皇长子为太子”

一连三炮,轰得满朝文武昏头转向,他们这才明白,敢情大皇子这边改变了打法,国公国师内阁首辅,这三位头号人物抛开千军万马,赤膊上阵了

“臣附议”

“臣反对”

“臣附议”

“臣反对”

金殿上立即乱作了一团粥,刚刚反应过来的两派官员赶紧站出来表明态度。

夏浔道衍解缙三人立场明确:“要立储君,要立大皇子”

这杆大旗一竖起来,大皇子一派的官员立即纷纷应和,而二皇子一派的官员就乱了套,他们也在高声反对,只不过反对的声音却不统一,有的在那儿喊:“皇上春秋鼎盛,立储之事来日方长,如此大事,该当慎重,不必急于一时”有的在那喊:“二皇子武功赫赫,酷肖陛下,臣以为立储当立二皇子”

因为意见事先没有统一,像陈瑛这样的领军人物又来不及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二皇子一派的人急于否定对手的意见,七嘴八舌,各有所持,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声势。

眼见朝堂上又乱成了一锅粥,朱棣老大不悦,登时把眉头一皱。

夏浔见状,立即抢上一步,先向朱棣一揖,霍地一转身,舌绽春雷,大喝一声道:“金殿之上,谁敢喧哗统统肃静”

这一声吼,跳脚招手的交头接耳的大喊大叫的,全都像着了定身法儿似的定在那儿,都把眼光齐刷刷朝夏浔投来

第650章谁敢轰城

夏浔义愤填膺地道:“杨旭虽然年轻,却也是太祖时候就站班侍驾的臣子了,说起来,与殿上许多老臣一样,都算两朝之臣了,太祖在时,杨旭就从不曾见过朝堂之上乱到如此地步,纵然皇上仁厚,诸位大人也不该如此目无君上啊,这般吵闹,置我皇上于何地”

真要论起来,夏浔实际上已经算是三朝老臣了,只不过对于建文朝,永乐皇帝是不承认的,虽然这段历史避不过去,可是官面上绝不能提,因此夏浔只好很吃亏地成了两朝老臣。陈瑛都快气晕过去了:明明就是你挑起来的事儿,怎么你倒像没事人儿似的

朱棣因为按照封建礼法,属于得位不正,所以他和李世民一样,耿耿于怀的就是建功立业,超越父祖,以证明自己君权天授,是理所当然的正统,夏浔这句话正刺到他的痛处,本来的不悦果然爆发了,他把脸色一沉,冷冷地一扫群臣,问道:“对于杨旭道衍解缙三人所言,众臣工有何见议”

如今的刑部尚书叫吕震,此人的长处是博闻强记,然则为人佞谀倾险,善于投机。他坐上尚书宝座时,正是朱高煦势大之时,吕震权衡一番,便投到了朱高煦门下,方才一听夏浔所言,担心自己所保的主子失势,立即激烈反对,喊得最为大声。

因为他是一品命官,站在最前面,朱棣看得最清楚,这时朱棣冷冷的目光投到他身上,吕震突然发觉自己不该当这个出头鸟,奈何此时想要缩回去已经晚了,吕震仔细筹措了一下,便躬身下去,斟酌着道:“皇上,臣以为皇上春秋鼎盛,正当壮年,储君之事,不急于议立。”

解缙马上驳斥道:“储君之为储君,正在于一个储字,与陛下春秋鼎盛有何干系昔日我太祖高皇帝称吴王,随即便立嫡长子为世子;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