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校园耽美 » 公子风流 » 第105部分阅读

第105部分阅读

(2/6)公子风流 / 禁忌书屋

,此事于国来说可喜可贺,于那交趾僧俗百姓来说亦是天大的喜事。自然。海防侯郝风楼丰城侯李彬,都是功不可没”

朱棣却是淡淡地道:“丰城侯死了”

朱棣话音落下,在场之人顿时愕然。

死了,怎么死的为何没有回报

任何奏书一般都要经过文渊阁和通政司,怎么可能说死就死,而陛下知道,其余人却是不知

这事儿不只让人错愕。更让解缙人等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李彬的死活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可最重要的却是皇上为何能不露声色就得到宫外的消息。

文渊阁的学士人等,其实官职和品级都不太高,论起资历也未必比得上各部的尚书。他们之所以地位尊崇,最重要的缘故就是消息灵通,并且拥有议政之权。几乎所有的奏书都需要经过这些人,而这些人拟定好对奏书的意见再送呈御览,他们就相当于是天子的幕僚,只要他们的拟票不是太过违逆天子的意图,基本上都会照准。

所以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职权相当于宰相,可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消息不太灵通了。

朱棣随即指了指案牍上的一沓奏书,道:“朕有些乏了,要去小憩片刻,这里的奏书,诸卿自个儿看吧,半个时辰之后,朕再和诸卿论一论此事。”

说罢,朱棣站起来,扬长而去。

在座的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金忠等几个尚书倒还能气定神闲,反正他们是部堂,奏书的事和他们无关,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倒是有些好奇。

可是对解缙金幼孜胡俨人杨荣杨士奇人等来说,却是非同小可。

只是这时候,他们也没心思顾忌这个,已有内官将那一沓奏书拿出来分发。

解缙的脸色还算从容,耐着性子看着一份份奏书。

这些奏书无一例外,统统来自于交趾。

上书的人不少,有不少将军,众口一词,都是痛斥李彬欺君罔上杀良冒功克扣军饷之事。

解缙在这边看,金忠也在看,这一看不打紧,才知道那郝风楼已将李彬杀了。

作为兵部尚书,金忠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李彬可是总兵官,这样的身份,没有圣旨,谁敢轻易诛杀即便是他兵部尚书下放地方,那也绝不敢造次。

可是这郝风楼,居然将总兵官说杀就杀了。

固然李彬有罪,那也不该如此。

不只是如此,同样掉脑袋的还有不少武官。

金忠深吸一口气,皱起眉来,他心里虽是认为郝风楼胆大包天,可是随即一想,又觉得这郝风楼不是善类,既然敢动手杀人,就必定有所依仗,所以他继续往下翻过去。

这一看才知是触目惊心,到处都是告状的奏书,而且上到欺君罔上,下到强抢民女贪墨军饷,多如牛毛。

这一细思,金忠便知道李彬的罪名是有,否则这么多奏书里头说得有鼻子有眼,也不可能全然是瞎说。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李彬几乎被罗列了上百条罪状,就当真坏到这个地步肯定不尽然,多半是墙倒众人推,正好大家身上都脏,索性把所有的污水泼在这李彬身上。

也就是说,李彬不死,只要人还在,他就还有一张口,有心腹和亲朋好友,谁也不敢如此造次。可李彬死了,他反正不可能说话,正好那交趾军中一屁股的烂账,大家也不会客气。

郝风楼杀李彬,怕是存着这个心思。

自然,真正杀李彬的理由却在郝风楼的奏书里:“官逼民反,交趾上下怨声载道,反反复复,今日平寇,明日寇又丛生,杀之不尽,皆是交趾上下怨恨李彬之故,臣为招抚人心,不得已而杀之。”

这话不难理解,有点强辩的意味,可是事实就在眼前,李彬死了,交趾也就平定了,如果交趾再乱,那么就是郝风楼的责任,可是交趾若是承平,那么也就证明了郝风楼的正确。

与此同时,这些奏书之中也有不少是关乎安南士绅名士的奏书,理由只有一个,李彬误国害民之类。

看完了所有的奏书,在座的人谁都没有吭声。

大家的眼眸相互望了一眼,却都各自有自己的盘算。

不得不说,郝风楼的胆大程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可是综合来看,似乎这郝风楼杀的又是名正言顺,一时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当然,挑剔的地方也有,可是人家又能自圆其说,这倒是让人为难了。

过了片刻,朱棣回来了。

朱棣依旧还是那一身便服,却仍然掩饰不住他的猛虎之气,大剌剌地坐上御椅,眼眸一阖,道:“诸卿以为如何”

金幼孜笑吟吟地道:“臣等倒是将这奏书看了,按理说吧,这事儿可大可小,李彬料来是有罪的,可终究是一方镇守,岂可说杀就杀所以微臣以为,这件事呢,总得过问一下。”

朱棣含笑,却是满不在乎地道:“说杀就杀是坏了规矩,可是你没看见么这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安抚人心,李彬杀良冒功,屠戮百姓,人人恨之入骨,不反成么不杀他,叛乱还要耗到什么时候郝风楼这是快刀斩乱麻,挑不出错。”

金幼孜吃了个闭门羹,他哪里知道朱棣和郝风楼之间其实一直都有书信来往,朱棣虽然没有明着说杀李彬,却也有让郝风楼便宜行事的意思。

如此一来,朱棣的心思便已经了然了,平定交趾可喜可贺,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

在座的人,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