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10

(3/4)[胤禩重生]怜我怜卿 完结+番外 / 西山东水

禩等人终于回到了京城,穿过十字长街,与李光地、于成龙两位大人告别。胤祉兀得长吁了一口气,与胤禩相视一眼,彼此会意,明日开始又是一连串的硬仗要打了,他们皇子享受了这皇家的荣华富贵,也就注定离不开那权谋算计了。来日方长,福祸递隐伏,惟有绵力求之。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是古代,文中的月份都是农历的。

☆、第二十四章

朝会结束后,胤祉、胤禩并李、于两位大人又被康熙单独召见,细细询问了江南对朝鲜一事的反应,对胤祉等人褒奖了一番。康熙崇儒重道的态度,显然很是鼓舞了李光地等汉臣,一派君臣相得、共创盛世的模样。

“皇阿玛圣明。”胤禩随众人奉承着,头颅低垂,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

大清是外族统治中原汉人、治理天下,康熙可不想像元蒙一般再让汉人给赶出关外,所以才表现的十分重视儒学、尊崇孔子,一是汉人两千多年一直以儒学为正统,影响根深蒂固,轻易动摇不得;二是可笼络汉人之心,以儒道治理天下,减少汉民族对满清的排斥,有利于他主政天下。

然而要说康熙是真心崇奉孔子、维护儒家道统,就是笑话了,摆出一副崇儒重道的样子是做给天下汉人看的,可不是要给他的统治套上枷锁的。所以儒学士子他看重,但要的也不过是一群应声虫而已,不要去学白莲教一样做煽动民心的事就好。一旦汉族文士对满清统治有不敬或不轨之心,任你再是儒学名士,也不过就是像明史案、黄培诗案、南山集案等等的惨烈结局;如果对他统治有利,那么像朝鲜这次不合儒家规范的行事,照做不误。

立嫡立长立贤,不过是汉人儒家的标准,皇父心里可未必有多么认同,可笑他、太子、大哥等诸位兄弟前世被这几个字执迷,汲汲钻营后都是一场空。

出了乾清宫,就见胤禟、胤礻我、胤祯早就等在外边了,胤禩心底摇头暗笑,这几个皮猴。

“看来八弟有的忙了,改日再陪哥哥一起喝酒吧。”胤祉回头对身后的胤禩说道。

“一定,到时定备上三哥最爱的九酝春酒。”胤禩笑言回道,看的胤禟等人一阵诧异,这去一趟江南,八哥和三哥关系突然变好了。

“八哥先去额娘那里请安,给你们带的东西让高明送阿哥所了。”

“八哥,东西弟弟早看到了。你去江南玩了那么久,弟弟在宫里可闷坏了。”胤祯装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四哥老是板着一张脸,他才不想上去找骂呢。额娘又跟宜妃娘娘不对付,也不能跟着九哥他们出宫去找五哥玩。

“十四别闹,你个小毛孩懂什么,八哥,你去的可是江南啊,吴侬软语的,就没带几个美人回来?”胤禟、胤礻我两人挤眉弄眼的,一脸的坏笑。

“这个去问你八嫂吧。”

呃,想想毓秀那从小就嚣张跋扈的样子,还有从江南传回来的丰功伟绩,胤禟、胤礻我一阵泄气,算了,他们好男不跟女斗,八哥你夫纲不振!

让几个弟弟回去各自跟额娘报备,明日去他府上玩,胤禩才去了咸福宫。

一踏进咸福宫,胤禩就感觉气氛凝重,宫人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是额娘和毓秀出什么事了吗,胤禩脚下步伐加快。进了殿里,却见毓秀半躺在床上,额娘坐在一旁扶着毓秀,脸上是止不住的喜悦。

“额娘,这是……”

“八阿哥来了,快过来”,良妃满脸笑意地招呼着,将胤禩拉到毓秀身边,细细叮嘱着,“你们都是要当阿玛、额娘的人了,以后可得多注意了。”

“阿玛?”胤禩惊道,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看着殿中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像是真的,胤禩这才注意到被他忽视了的周太医,投过去惊疑的目光。

在宫中为贵人看病,总是战战兢兢的,能遇到这种好事实属难得,周太医也是心情大好,“恭喜八爷,八福晋脉象搏动流利,如盘走珠,确是喜脉无疑。已经一个多月了,前些时日舟车劳顿,虽然精神上有些损耗,但是八福晋底子甚好,胎儿一切安好,只要好好休息、注意调养便可。”

“还要劳烦太医,将禁忌写下了。”良妃说道,让白芷伺候太医笔墨,随后送太医出去,多给些赏赐。

回头看胤禩还是一副呆愣的样子,也只当儿子是欢喜傻了,毕竟是初为人父,细细提点道:“傻孩子,还不赶紧派人给你皇阿玛道喜,再向内务府要两个有经验的嬷嬷伺候毓秀。”

“额娘,也不必如此大张旗鼓吧。”毓秀有些不自在的开口,双手却是小心地抚摸着小腹,真是神奇,这里孕育着她和爷的孩子。

良妃则是一副严肃的样子,“这本来就是规矩,更何况这可是你和八阿哥的第一个孩子,你们都没经验,身边又没个长辈照看着,怎么能不多小心一些呢?好了,你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了,就别操心太多,一切都交给八阿哥办好了。”

良妃真是越说越心忧,安亲王福晋已经年迈,毓秀恐怕没法子像其他皇子福晋那样有娘家的细致照顾,胤禩这边自己也出不了多少力。就算胤禩一直都办事稳妥,可这又不是寻常事,而且看这小两口还都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真是让人担心哪。

好在胤禩终于回过神来,安抚良妃,“额娘,别担心,我会好好照顾毓秀的,有什么问题不是还能来问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