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3/4)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 朱大概

骤然让父皇委以重任,六皇子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能为父皇分忧了。反正自己年岁还小,那人也还小,怕是现在提什么也没有人理。还不如自己去做出一番事业,让国公刮目相看,到时还不是水到渠成?

让皇帝晃点了的六皇子,从此踏上了离京之路,被他父皇当成了救火队员来用——哪个哥哥要出去抢地盘,他就得补到哪里。等他重新踏入京城的土地,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已经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此是后话不提。

解决了巧姐儿的隐患,惜春仍然没有着落。没有办法,贾赦只好让人把贾敬请来国公府。其实贾敬对这个地方还是有些排斥的——当年宁荣二府并存,现在却只剩下一座国公府,他心里能好受才怪。

不过贾赦一般也不找他,听说人家有请,他不光自己来了,一同来的还有贾蔷。别看贾敬出家修道了那些年,可是这实务也不是真一点不懂:现在人家贾赦一支正是鼎盛之时,而贾蔷却只有老哥儿一个,当然是与人家多多亲近才好。这也是他一直不把惜春接回自己家里的原因。

等听了贾赦对他的问话,贾敬才发现自己对闺女还是多有忽略了:“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家合适?”

贾赦心说,那是你闺女,不是我的好不好。可是这人已经多年脱离京中官场,想指着他就是个废,还不如问问贾蔷。

“其实向侄儿媳妇问起小姑姑的人家不少。”贾蔷的措词就靠谱得多了:“只是那些人家,不是家里门第低了些,就是人口妯娌多,就是家产不丰。还有几家门弟还行,只是都是嫡次子或是三子,不能承家业之人。”

原来不是没有人问津,是那些与胡氏相交的人,还够不上与邢夫人相交的线。

“就没有靠点谱的?”贾赦有点不死心。

贾蔷又想了想:“倒是有一个人,曾经托人说起过他家里的长子。只是他刚进京不久,家事也简薄了些。不过我听说那家里家风甚是清正,就是那位大人的官声也不错。”只是贾蔷没说出那人的名字,怕贾赦以为自己要借惜春上位。

有重点就好呀。贾赦就问贾敬:“你觉得如何?”

贾敬有什么主意,他从庄子上开始,对惜春就有点发憷,恨不得少与这个闺女打交道才好:“你们看着办吧。”

贾赦觉得这话还是不要让惜春知道的好,不过也不打算就此放过贾敬:“再说一遍,那是你的闺女!说吧,将来你能出多少嫁妆?”

贾敬更觉得头疼:“我们府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能尽我所有罢了。”

就算是知道,你也不能把闺女大撒把不管。贾蔷见贾赦脸色不好看,自己开口道:“叔祖父,我那里还有两万银子,是给小姑姑大婚准备的。”

这钱贾赦知道是怎么来的——那是贾蔷与贾敬造出了□□后,皇帝给他们的奖赏。不想他有心,将钱存到了现在:“你自己的日子也得过,再说你小姑姑出嫁,你一个小辈添妆就是了。”贾赦都替惜春觉得这钱烫手。

贾敬也是拿了那笔钱的,他到手的是五万两。咬着牙,把这笔自己的私房钱拿了出来,这回贾赦不再推辞。又想起了一事,连忙嘱咐贾敬:“这些天你还是去研究你的□□去。不管谁来找你说惜春的事儿,没有和我商量过,千万别答应!不管那人是个什么来头也不行。”

贾敬不解:“还有什么样的高门不成?”

怎么没有,还是天下最高的门弟。可是这话贾赦现在不敢和他说就是了。要不就以贾敬现在对皇家那感恩戴德的心态,说不定明天就能如假正经一样,自己把惜春给人家忠顺家里送去。

“你别管。你只要记住,不管是谁来找你,你都得和我商量才行。要不也不用说什么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话,你别以为我真的很缺亲戚走动。”你要敢不和我商量,老子从此不理你了。

贾敬怕的就是这个。他老觉得自己一旦先走一步,那宁国府可就只有贾蔷一人在世上了。他的爵位又不高,更没有什么实职,这样的人在京中一抓就是一大把。那时只有仰仗着贾赦还念着情意,时不时的照看一下。

也因此,其实贾敬对惜春的婚事,还是有些期待的——好歹能给贾蔷来点助力呀。要不刚才贾赦一提高门的话,他反应那么迅速。

等贾敬点了头,贾蔷说定明天就让胡氏过来,与邢夫人一起张罗惜春的嫁妆。贾赦连饭也懒得留他们用,直接挥手让二人退散。贾敬知道自己在惜春的问题上,又让贾赦比下去了,只求这人能口下超生,别把实情告诉惜春。

只是贾敬与贾蔷过府一事,如何能瞒得住如今已经帮着孙苑管家的惜春。这不没到用晚饭的时候,人已经把贾赦堵在了荣庆堂。

贾赦就算是再替惜春不值,可那也是人家的亲老子,再说惜春对那混蛋还多有孺慕,只好对着惜春道:“说来都是大伯耽误了你。要不是和大伯家里一起守孝,现在我惜春怕已经嫁到别人家了。”

惜春就有点不满地问:“父亲是来找大伯麻烦的?”

贾赦摇头:“这倒没有。不过是看着我们家里要出孝了,问问对你的事儿可有什么章程没有?”看惜春脸色有缓,忙接着道:“好孩子,如今只我和你伯母在,你自己觉得什么样的人家好些?”

惜春小脸早红了,先是不言不语,只扭着自己的衣角思量。贾赦也不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