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3/5)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 朱大概

那是最尊贵的去处,她却不是那里最尊贵的人。想想那个能做出凤藻宫一刻游的皇帝,元春冷汗都要下来了:“大伯母说的是,本宫平日见不到家人甚是想念,恨不得时时见到家人才好。”我刚才说的是不得见家人,不是不得见人。

贾母和王夫人对邢夫人突然c-h-a话可不大满意,但当着宫中来人还是得忍耐一二,等听完元春的话,王夫人还在隐晦地瞪邢夫人,贾母已经明白过来了。不管明白不明白吧,大家就都当这事儿已经遮过去了。

才怪!

没等元春回宫,皇帝和皇后都已经知道贤德妃的高论了。皇帝气得一拍桌子:“不得见人,那我们算什么?她宫里那些也都是鬼?”

皇后就算想为元春的智商着急都不知该从何急起,反正这个女人也不得她喜欢:“或许在贤德妃看来,我们都面目可憎不值一顾。”

皇帝上道极了:“既然她那么不想见宫里人,就好好在自己宫里呆着吧。”

皇后点头:“总得等这些省亲的人都回来,大家互相交流之后再下旨吧。”就算不让看,听听大观园也好呀。

皇帝还不知道这是皇后想听那些女人互相攀比拆台?不过皇后这次没有省亲,说不定什么时候想起就会把气撒到自己身上,让她折腾那些女人比折腾自己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皇帝,果断用自己的妃子来讨好老婆:“这后宫之事,自然是由你做主。”

皇后心中冷笑,面上还很领情:“等她们把各自园子的趣事儿说完了,我自会让她们知道规矩。”听她说得可怜,皇帝商量道:“等过些日子京里平静些,我带你回张家看看?”

皇后摇头:“那总是大伯家,就算是处得再好也不是自己父母。”皇帝心中惨然。皇后家中当时只她一个女儿,偏当年太子出事,皇后的父亲为了撇清当时还是不起眼皇子的当今与太子的关系,竟然为太子殉葬,而她的母亲更是为夫死节——女儿已经出嫁,那时的皇帝虽然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子,大规矩总还在,女儿吃不了大亏。可就算是张帝师再疼爱侄女,也不可能如对自己女儿一样,何况她堂姐也是在那前后没的,张帝师一家哪还顾得上当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皇子妃的皇后?

“没事,你还有我呢。”皇帝难得感性。

“是呀,我还有皇上。可皇上,你不只有我。”皇后自嘲地摇摇头。这时候不是应该娇羞脉脉地说你对臣妾真好,臣妾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吗?皇帝再次知道认知都是用来打破的。好在不时有宫人来回报各宫妃省亲归来,帝后都吩咐各自回去歇息,明日再到栖凰宫谢恩。皇帝只曲意安慰皇后不提。

过了年皇帝早就开了笔,可是贾赦就是用贤德妃将归省为理由死活不上朝,皇帝明知道他根本不管人家省亲的事儿,也不好强行把人拖来——人家这么说好歹是给你女人面子,也就是给你面子,你把人拖来上朝岂不是给脸不要脸?当然今天贾赦不得不上朝了,谁让贤德妃已经省完亲了,他已经没有理由不早起。

一大早起床给人磕头,让贾赦心中不爽,他一不爽就想着折腾别人。这不就有人提出来死去的王子腾:“启奏圣上,前九省巡检王子腾死于王事,当尽早定下谥号,以安忠臣之心。”

抬眼一看,上奏的人贾赦认识,就是据说起头弹赅他的两名御史之一。贾赦又在人群里找了找孙坚,发现人正皱着眉头,估计这回这个御史又是没经过御史台的正规途径,自己就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了。

唉,摊上一个办事效率不高的亲家,贾赦善良地决定还是自己亲自c,ao刀:“这位大人所言差矣。按说此事为礼部职司,并非圣上一人独断之事,大人这是认为礼部没有能力为王大人拟定谥号?”这是我礼部的事儿,你掺合什么?

那御史也不是真呆呀还是让人拿住把柄必须出头,立刻与贾赦顶上了:“王大人已经过世半月有余,礼部却并无作为,至今王大人尚停灵家中不得安葬。”

这话打击面就宽了,都不用贾赦,左畸做为礼部尚书先不干了:“王御史言重了。不知王御史听没听说过事出有因这句话?”皇帝都封笔了,大家都过年呢,一个九省巡检还不值得大家都为他不过年。

那个王御史也是个人物:“如今圣上开笔已经五日之多,礼部并不见为王大人请封号。”

贾赦心说这就是个愣头青呀,不怪人家拿着当枪使,嘴上却不客气:“王御史,礼部为官员请封谥号自有规矩,首要是去世官员确实尽忠王事,任上奉公守法,无贪污舞弊之事,这些要查清总要有时间,不知御史大人是否此时可证王大人清白,让礼部当庭拟下谥号?”不是人一死就得给谥号的,你知不知道?你急着给王子腾要谥号,敢下保他就清白?

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个程序,可是都讲个人死为大,没有明显的政敌,谁也不会当场指出我怀疑这个人不清白,先查查再给谥号。可贾赦不一样,他不光已经和王子腾不死不休,就是王子腾死了他也不想休,谁让王子腾当年首鼠两端可能就是害太子的诱因呢。那个御史也没想到还有人能当着大家的面就怀疑人家清白的,有点急了:“贾侍郎如此诬人清白,可有证据?”

贾赦却不着急:“虽然没有证据,却也不能就说他清白。这些总要查过才知道。王御史并不想给礼部查明的时间,一口